市疫情防控流调溯源指挥部流调人员在全力高效开展工作。
突然袭来的疫情让全市上下紧张起来,但目光所及,核酸检测现场,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让人安心;社区内外,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让人暖心;出入路口,身穿深蓝制服的警察让人放心……“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共同汇成了濮阳“疫”线的主色调。
“我要跑在病毒前面”
3月9日,全市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启,在这场与病毒赛跑的作战中,冲锋在最危险阵地的是以白衣作战袍的“最美逆行者”。接到任务后,全市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就开始了全负荷运转。其中,市人民医院抽调600名医护人员,担负起了人民办、中原办、黄河办、建设办等华龙区4个主要街道办165个采集点的核酸采集任务,当日共采集174827人,其中入户采集929人,人员数量多、任务重、压力大,等医疗垃圾转运完毕,医护人员完全结束工作时,早已是凌晨时分。
开发区濮上办昆东社区一采集点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最辛苦的还是医护人员,每轮检测都得加上一层防护衣,我们只管全力配合就行了,相信一定能战胜疫情!”3月10日9时,在华龙区长庆办咖啡时光社区,群众对核酸检测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有序开展,每家每户都积极主动参与检测,自觉做到了应采尽采。
“我是党员,我先上”
疫情防控一线总有“志愿红”的身影,在华龙区建设办石化社区,市红十字会党员干部和市红十字三九三寻亲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主动下沉社区,发挥自身医疗救援优势,协助社区合理安排核酸检测分时分批进行,引导居民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检测,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确保排队的群众不焦急、未检测的群众不恐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社区抗“疫”一线实现了相通相融。
在华龙区大庆办赵村新区核酸采集点,9日、10日两轮检测中,“小小通行证”发挥了大作用,社区人员和志愿者们创新方式,把健康码、核酸检测预登记码、住户信息照片打印制成通行证,还利用社区广场绿茵道和凉亭设置采集点,既方便了居民出行,也加快了检测速度,赢得了居民的好评。社区服务时,志愿者们更是化身“服务员”“跑腿员”“快递员”,成了社区最热血的“一抹红”。
交警在封控区交通管制路段全天候执勤把守。
“守一道卡,护一座城”
“接到管控通知后,我们第一时间调动警力开展工作,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开展快速高效调度,现在主要负责供应处、友谊宾馆片区周围8个大路口及各路段的道路封控,确保人员及车辆禁止出入重点防控区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切断疫情传播线,我市火速行动,拉起防疫警戒线,在封控区、管控区卡口,以及高速、国省干道路口,执勤人员不分昼夜开展24小时值守工作。若有战、召必回,身穿制服的他们就是坚守防控病毒堡垒的人民卫士,筑牢了守护全城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白色防护、红色堤坝、蓝色战线、守护绿码,每种颜色都有汇聚点点微光的力量,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抗疫,就能拂去病毒的阴霾,擦亮龙都多彩的本色。记者 刘阳/文 段利梅 贺徳敬 刘阳/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