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1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亿元,增长30%,高于全省23.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增长25%。”
“从去年12月6日试生产到12月底,20多天完成销售收入1200万元;现在,订单已排到今年10月。”
“去年完成销售收入76亿元,比2020年增加10亿元。”
…………
疫情之下,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但在濮阳工业园区,园区及企业负责人话语坚定,他们脱口而出的一串串数据,传递出战胜疫情及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1月20日,在鲜见人影的恩赢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该项目总投资3.7亿元,按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可实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实现能量梯次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低消耗、高效率。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仅用7个半月时间,刷新了工业园区项目建设速度。
“我们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与多所高校密切合作,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创新队伍,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多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正因为此,我们生产的苯并噁嗪树脂性能独特,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电子元器件、轨道交通、印刷线路板等高端制造和高科技行业。”公司副总经理王洪水娓娓道来,“现在,订单已排到今年10月,客户接二连三催货。所以,对我们而言,不存在什么‘开门红’,而是‘全年红’,保守估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5.7亿元。”
同样位于工业园区的君恒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白油。高档白油既属特种油,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化妆用品等领域,市场缺口大、发展前景好。
“我们采用全国领先工艺,产品指标远优于行业标准,不仅填补了全省以重蜡加氢工艺生产高档白油的空白,还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产业链条,提高了工业基础能力。去年,产品一直供不应求,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税收5500万元。”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庆乐说。目前,该公司正与中石化大连石化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河南省润滑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和耐高温尼龙及高端聚烯烃中试基地。“随着君恒创新步伐的加快,预计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税收1.2亿元。”
与恩赢、君恒类似,产品供不应求、收入连创新高的企业还有很多,如海尔希、展辰、东方雨虹等。环顾这些企业项目的探索实践,有一个共同“门道”: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演进规律,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把握科技红利、打造产品高地,进而催生发展动能、赢得市场先机、实现逆势增长。
见识完新技术、新产品的魔力,从东方雨虹出来南行1公里至黄河东路,一辆辆货车装满沉甸甸的废旧电池,驶进一个硕大厂区。这是什么地方?废品收购站吗?“虽然能‘吞旧’,却不是废品收购站,因为它还会‘吐新’。”一旁的工业园区党政办主任张广华,一边指着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牌子,一边打趣道。
跟随货车,来到产业园回收车间,记者看到的如同一个“魔环”:入库、破碎、水力分选、脱硫、压滤、结晶、熔炼、精炼、合金……10余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个闭环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让人叹为观止。
距此不远,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工人们手法娴熟地进行分板、装配、充电、包装,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
“76亿元,细算下来挺不容易的。”刚开口,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程可红便难掩自豪,结结实实给记者来了个“下马威”。“对传统电池制造业来说,电池生产至少需要八道工序。这几年,我们基地对现有生产线有序实施自动化改造,运用国内领先的生产制造自动化控制MES系统,引进国内先进的连续极板生产技术和连铸连轧连冲连涂智能生产线等方式,使每道工序都可由电脑精准控制,每台机器都精准无误地实施操作。”谈及原因,程可红更是如数家珍,“去年,我们又投入一些机器人组装生产线,电池产能提升一倍,质量更优,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聊完昨天和今天,那再谈谈明天。另一重身份是天能首席服务员的张广华介绍道:“下一步,产业园的发展势头更不得了。这不,天能再生铅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办理前期各项手续,预计今年开工建设,工期1年半。达产后,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大关,税收超过8亿元。除此之外,产业园还计划在厂区建设20万平方米5000万千瓦时的光伏发电储能设施,并将结合我市氢能产业优势探寻氢能发电供电模式,真正实现循环、低碳、绿色发展。”
走访了大半天,记者忽然意识到,一位位企业负责人都在谈业绩、话发展,好像忘了当前的情势——疫情又起波澜,防控再度收紧。如何确保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员工有保障?
“疫情防控是一块检验作风成色的试金石。我们坚持领导分包、首席服务员、周调度等机制,开展‘一企一策’差异化精准服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及各项保障工作落实落细。对于大家较为关心的交通物流问题,我们在积极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的同时,在高速出入口设立了物流服务台,安排专人专班24小时不间断值守,保障企业运输车辆‘上得去,下得来’,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普军一语破的。
原来,在这片全市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主阵地上,从企业到政府,都有自己的“门道”,都在共同发力。看,新动能正在这里拔节生长!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吴峰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