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创新实施“12345”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建立完善网格管理、联席会议、林长巡林、工作督察、综合考核等制度,形成了“1+N”林长管护制度体系;建设全省首个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林长制改革,目前我们区省级以上森林乡村10个,林地面积达7.2万亩,相关做法还被国家林业草原局通报推广。”12月23日,开发区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开发区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市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创新实施“12345”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利用,高标准加快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实现了全区林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一个制度体系。建立区党工委书记任第一总林长、管委会主任任总林长的工作机制,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建立完善网格管理、联席会议、林长巡林、工作督察、综合考核等制度,形成了“1+N”林长管护制度体系,扎实推进林长制工作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
构建两个保障网络。构建林长制信息化监测网。建设全省首个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依托资源网格化管理,以“互联网+林业”及物联互通为技术支撑,实现了森林资源可视化、林长考核规范化、资源管理公众化、问题处理高效化。构建资金保障网。建立区级财政支持林业建设长效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高效利用上级拨付的林业资金,进一步发挥政策性贷款、贴息贷款在创新林业投融资体制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落实经费保障。
压实三级林长责任。压实“区、乡、村”三级林长林业生态建设责任,实行网格化资源管理,各级林长在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靠前指挥,做到守林有责、守林担责、守林尽责,形成了共管、共建、共治的林业改革发展新格局。健全林地监控、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水肥管理四个管理系统。在国储林重点项目、主要廊道、大面积片林、森林公园等地安装近百部监控摄像头,系统不间断收集、分析土壤和林间温湿度、林分生长、病虫害等参数,实现林情的自动反馈,同时结合全区169位林长、44位护林员“林长通”APP,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管护、有害生物监测及森林防火管理水平。
落实提速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拓展管护成效、壮大林业产业、严格依法治林五项工作任务。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对现有林地加强浇水、施肥、除草、修枝等抚育工作,提升林木质量。建立区乡林木管护队伍,落实林木管护责任。以马辛庄经济林基地、万达农林花卉基地为示范带动,以企业+农户、协会为主要经营模式,建成经济林、苗木花卉基地24个,苗木花卉、林果栽培种植近2万亩。组织开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专项活动,有效震慑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耿军奎 刘永广 张晓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