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本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了“濮轩言”七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系列评论文章。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认为文章立意高远,催人奋进,表示今后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铆足干劲加油干,用心谋事、用情干事、用力落实,为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 奋力开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新局面,谱写新时代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而努力奋斗。
“读了七篇评论文章,我对如何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来,如何写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濮阳答卷,有了更深的思考。”12月28日,市人大代表、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海静蕊说。她认为,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应从以学促思、以思促行、知行合一三个维度履职作为,做好人民满意的答卷。具体来讲,以学促思,就是要学党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 读精品书籍,汲取精神力量;讲濮阳故事,涵养濮阳精神;唱爱国歌曲,传承红色血脉;走教育基地,追寻革命精神;做实心实事,锤炼党性修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以思促行,就是要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主动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大我”,于实干中努力践行党的宗旨,提升干事创业本领,发挥人大代表的有效作用。知行合一,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在“大学习”中历练,在“大讨论”中成长,在“大比武”中成才,加强调查研究,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走进基层,问计于民,为增进民生福祉精准建言献策,以实干有为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市人大代表、清丰县委党校副校长郑要强认为,七篇评论文章,紧扣省、市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濮阳实际,多角度、广维度,深刻阐明了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目标任务的战略意义、深刻内涵、实现途径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如《围绕创新驱动,全力推进科创事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倾力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两篇评论,紧紧扭住了高质量发展这个大动脉,疫情常态下稳发展这个问题,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追求深入剖析,进一步帮助我们厘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重点,让我们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同时,又充满信心和力量。”他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扎实苦干的精神状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建言献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市政协委员、河南省诗和田野文化传媒总经理张洪博表示,作为一名从事文化传播行业的市政协委员,对推动濮阳高质量转型发展感受很深刻。他说,濮阳作为一座具有文化厚重感的城市,应该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当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盘点文化“家底”,探索文旅融合之道。我市对已有文化资源,比如上古文化、龙文化、姓氏文化等发掘推广不够深入等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文旅高质量融合的短板弱项。他认为,推动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在文旅融合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原则,让更多旅游景点在文化上“有说头”。大力引进文化研究型人才,加大对我市文化资源的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二是注重业态融合,让更多文旅产业在休闲上“有玩头”。运用“沉浸式技术”,找准产业结合点,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展演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三是突出创新创意,让更多文旅产业在经济上“有赚头”。丰富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市场,充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树牢形象亲民、有记忆点的文创品牌形象。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薛亮 赵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