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一盏明灯照前行
—— 濮阳工业园区以高质量党建凝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24 07:08:12   

只有高质量抓好党的思想建设,才能有效发挥党的科学理论的实践伟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的轨道上向前推进。

——习近平

1637720789(1).png

君恒重蜡加氢制白油项目鸟瞰图。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吴峰 摄

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活力四射,今年预计实现总产值80亿元,奠定全区装备制造产业基础;

君恒重蜡加氢、龙都石化、龙德洋新材料等石化产业及精细化工项目风生水起;

中国·濮阳绿色涂料产业园横空出世、高歌猛进,东方雨虹、展辰、三棵树、立邦等20余家知名涂料企业相继入驻,已入驻和即将落地的涂料项目概算总投资超200亿元,创造了群星在轨、星河璀璨的发展奇迹……

在濮阳工业园区,美好蓝图照进现实的背后,始终有一盏明灯指引方向、引领未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没有坚强有力的党建作保证,就难以实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等‘十个坚持’,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位列首位。此次省、市党代会均提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11月22日,濮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普军表示,作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工业园区将锚定“两个确保”,聚焦“十大战略”,全面加强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尽快建成全国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增长极和濮阳市域副中心,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和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凝聚共识

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10月30日、11月1日,工业园区连续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完成省、市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全面梳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全力冲刺最后两个月,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1月3日,我市召开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暨清廉濮阳建设动员大会;同一天,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市开设干部夜校,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为工业园区从快从紧抓落实、高质高效求突破提供了路径载体。

很快,一套组合拳打出——

精选学习内容,在“活”字上下功夫。紧密结合工业园区实际,按照“需求导向、业务指向、政治定向”原则,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等授课内容之外,精选化工园区法律法规、项目招商与运营、产业新城规划与设计等内容,灵活采取领导授课学、专家辅导学、骨干培训学、学员讨论学等方式,注重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兴趣,推动实现“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目标。

严肃组织纪律,在“严”字上下功夫。为确保学习效率,指定专班专人负责组织统筹、考勤考核,实行提前确定课目主题、提前商定授课人员、提前收集辅导资料。同时,进一步严肃课堂纪律,严禁参学党员干部随意旷课、迟到、早退和影响课堂秩序,凡因公因事无法参加学习的,事前必须履行请销假程序,事后必须补课,确保每名学员做到学前有计划安排、学习有记录笔记、讨论有目标主题、学后有心得体会。

突出教学实效,在“笃”字上下功夫。为真正实现在学习中理解、在实践中提升,工业园区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聚焦企业发展诉求,聚焦重点项目难题,聚焦民生工程建设,聚焦公共服务提质,自觉躬身入局,合力担当作为,以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工作精神,不断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转型发展。

“干部晚上上夜校,不挤占上班时间,可以静下心来,专注学习提升。大家一起学习,也是一个加深交流、增进感情、增强集体凝聚力的过程。”工业园区党政办公室主任张广华介绍,干部夜校开班后,反响很好。广大党员干部正充分利用这一锤炼党性的“思想熔炉”、更新知识的“充电驿站”,将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以学风转变带动作风转变,不断提高能力、超越自我。

务实重行

筑牢基层组织“桩基石”

近年来,面对迅猛发展的非公企业,如何在非公经济中找准有效载体和抓手,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以党建引领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此,工业园区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在非公企业中大力推行三培养、三转化、三同步“三个三”工作法,把党支部建在生产线上,充分发挥党支部凝聚人心、助推发展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创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互动共赢的生动局面,走出了一条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新路子。

三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优秀人才培养成企业骨干。为此,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支部作用,有外出培训学习、新产品研发等机会时优先考虑党员,优先将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发展为党员,注重把有能力、有党性的人才安排到关键岗位进行培养。2020年,工业园区在非公企业发展党员27人,其中本科以上15人、中高层管理人才10人。

三转化,即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把党建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为此,工业园区鼓励非公企业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分享党建工作、惠企政策、宣传营销、企管运营等先进理念,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以及组织与组织、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目前,工业园区15个机关党支部与15个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调解决供电、蒸汽、运输等问题70余项。

三同步,即跟进企业引进投产同步建组织,实现组织设置全覆盖;跟进组织新建成立同步抓党建,实现党建指导全覆盖;跟进企业生产经营同步搞活动,实现组织活动全覆盖。为此,工业园区根据项目落地情况,及时成立项目推进指挥部临时党组织,由分包项目的县级干部任支部书记,并将机关分包科级干部、服务区书记、包村干部、项目所在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全部纳入临时党支部,实现项目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园区提速增效、赶超进位。目前,工业园区在项目现场建立临时党支部6个,覆盖流动党员30人,协调解决问题100余项。

谋深致远

建好工业发展主阵地

市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节点项目,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发展示范区;突出抓好聚碳新材料科技园和绿色涂料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头部企业”,形成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形成东部化工功能区市域副中心,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工业园区产业支撑能力,构建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体系。这为工业园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作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我们将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下审视自我、定位自我,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建设不放松的同时,奋力通过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增长动力的多重转向,找到新的‘打开方式’。”刘普军思路明晰地说。

在产业高度上实现新突破——以打造濮阳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目标,着力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工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突出建基地、强链条、聚要素,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延伸产业链价值,构建以现代工业为主导,现代生产和生活服务为支撑,高效分工、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产业宽度上实现新突破——贯彻落实“开放活市”战略,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强跨区域协作,畅通开放通道,进一步增加园区发展活力;聚焦主导产业精心绘制产业图谱,围绕重点区域和龙头企业科学制订招商方案,促进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同步落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产业厚度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路网、管网互联互通,构建以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骨干的对外交通体系;增强能源安全保障,构建稳定的电力、燃气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区域电网、管网互联互通建设,持续提升全区电网、管网效率,提高能源供应保障;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生态绿地建设,加快创新产业技术孵化器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体系。

在产业温度上实现新突破——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命门”,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和优化服务的“加法”,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苏郸  平志洋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