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市召开“6·5”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6-04 06:30:49   

6月5日是环境日。6月3日,我市举办“6·5”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为全市人民介绍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省、市及中原油田的10余家新闻媒体应邀参加发布会。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存印、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刘灿营和濮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李光明出席发布会,分别发布了今年以来我市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我市今年1—5月环境领域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等重点工作、我市今年1—5月环境领域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等重点工作。

据介绍,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全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与2018年相比,2020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4.9%,PM10年均浓度下降10.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1.2%。6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责任目标,水质逐年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各类土壤环境污染源得到有效防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稳定实现100%。

今年1—5月,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受理有效举报1130件,已办结1087件,办理中43件;全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机构共立案67起,罚款金额297.89万元。从3月初到5月中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活动,对全市黄河流域所有可能产生生态环境风险的排污者、入河排污口、固体(危险)废物堆存点等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2020年,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地下水质量不容乐观,城市声环境、农村环境、辐射环境质量均保持稳定。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黄丽杰 吴梦珂


濮阳市“6·5”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1年6月3日)


微信图片_20210604093537.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

王宁(濮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迎接我市“6·5”环境日,介绍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存印、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刘灿营、河南省濮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李光明。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市及中原油田的媒体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今天共有三项议程,下面逐项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项,请河南省濮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李光明通报我市2020年度及2021年1—4月份环境质量状况。

李光明:大家上午好,今年6月5日是第50个环境日,借此机会向关心支持我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受权发布濮阳市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对今年1—4月份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通报。

2020年濮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濮阳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地下水质量不容乐观,城市声环境、农村环境、辐射环境质量均保持稳定。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20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轻污染,PM2.5是首要污染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4天,占61.2%。PM10年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2天,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减轻。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河流断面中,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的占48.5%,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占6.1%。与上年相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15.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7.2个百分点。

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202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与上年相比,水质级别保持一致。

四、城市地下水质量。2020年,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较差。14.3%的监测点位水质级别为良好,85.7%的监测点位水质级别为较差。与上年相比,地下水水质级别无变化。

五、城市声环境质量。2020年,区域声环境等级为较好,道路交通声环境等级为好,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81.3%。与上年相比,区域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下降12.5个百分点。

六、农村环境质量。2020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状况级别为一般。与上年相比,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状况无明显变化。

七、辐射环境质量。2020年,全市电离辐射环境质量仍然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电磁辐射环境仍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环境限值。

2021年1—4月份濮阳市环境质量状况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1—4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73天,同比持平,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共14天,同比减少1天;PM10平均浓度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PM2.5平均浓度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臭氧平均浓度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1—4月份,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变差,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27.6%,同比下降38.0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41.4%,同比上升35.2个百分点。1—4月份,濮阳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平均水质达标率为84.4%,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4月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比持平。

王宁:下面进行第二项,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存印发布我市今年以来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张存印:近年来,濮阳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指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全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与2018年相比,2020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4.9%,PM10年均浓度下降1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1.2%,上升3.6%。6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责任目标,水质逐年改善。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西水坡、中原油田彭楼、李子园地下水井群水质均值均达到Ⅲ类标准,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各类土壤环境污染源得到有效防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稳定实现100%。2020年全市SO2、NOx、COD、氨氮较2015年分别减排47.7%、31%、18.78%、18.42%,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此外,全市没有因企业违法排污和其他突发情况引起的污染事件,实现辐射事故零发生率。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为根本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之以恒抓严管、抓督查、抓奖惩,坚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是聚焦重点,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实行全域禁煤,组织开展市、县、乡、村四级大排查,共清理散煤30余吨。深化扬尘污染防治,在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2021春雷”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发现问题400余个,下发整改通知书158份,行政处罚4起,责令项目停工整顿35个。全力推进餐饮油烟治理,推进重点区域餐饮业有序退出。狠抓面源污染治理,把生物质禁烧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监管机制,查处焚烧问题39个,查处违法违规经营烟花爆竹商户24家、燃放烟花爆竹行为307起。严格移动源污染管控,处罚各类高污染机动车364辆,查处违规渣土车53辆,收缴罚款36万元。开展工业企业全面达标行动,推进宏业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德众汽车园钣喷中心挥发性有机物集中治理、新豫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建设。部署夏季VOCs治理和臭氧污染管控攻坚行动,全面摸排VOCs重点排放企业,了解行业现状、废气排放等情况。在全省率先与“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组面对面座谈对接,确定研究课题及目标,综合分析臭氧污染成因,科学应对VOCs及臭氧污染。截至6月2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PM10平均浓度1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4天,同比持平,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突出抓好金堤河、马颊河、徒骇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出台《濮阳市金堤河、马颊河、徒骇河、濮水河水质改善工作方案》,谋划实施马颊河综合治理项目。深入落实“河长制”,全面开展巡河行动,市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县、乡、村三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2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重要支流、出境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着力健全河流监测监控体系。推进市城区新建小型污水处理厂、濮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范县新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市建成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和智能分流井建设,逐步提升水污染防治基础能力。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对移交我市的1966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和沿黄污染源、劣于Ⅴ类水体等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共排查河流、支沟50余条,整治问题191个。开展黄河流域“清四乱”歼灭战专项行动,共清理河道620公里,清理违章建筑142万平方米。

三是严格防控,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将35家单位纳入土壤污染重点排污单位管理名单,监督其严格落实土壤污染法定义务。发挥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联席会议作用,把12块地块纳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确定1块污染地块,并开展治理修复工作。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全部划为优先保护类耕地,尚未发现受污染耕地。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积极谋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优先抓好重点区域的污水治理。目前,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在30%以上。

四是科学统筹,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污染天气研判分析机制,建立由生态环境、气象、城市管理等部门组成的空气质量研判分析小组,每周召开研判会议,精准发布预警预报,提前着手应急应对。秋冬季期间,市攻坚办每天召开晨例会,研判空气质量形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坚持加严管控、延迟解除,秋冬季期间,启动红色预警2次、橙色预警5次、黄色预警1次,累计实施重污染天气管控106天。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严防“一刀切”,将1811家涉气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对57个重点行业实行绩效分级,实施对号入座式管控。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充分发挥治污利剑作用,每天对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与用电监控情况进行监控,通报处理企业问题1253个。利用线下网格员、线上巡检员,结合人工智能、无人机捕获及“雪亮工程”监控,全天候、全时域查找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秋冬季期间发现交办问题2075件。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各县区、各行业部门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主动提升治污水平,企业自觉履行治污主体责任,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全社会关心生态环境、人人参与支持污染防治的氛围日益浓厚。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也请大家继续予以监督和支持,助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王宁:最后,请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刘灿营通报我市今年1—5月份环境领域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等重点工作。

刘灿营: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下面由我向各位朋友介绍今年1—5月份我市在受理环境信访投诉、环境行政处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

首先,在受理环境信访举报投诉方面。今年1—5月份,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受理有效举报1130件,已办结1087件,43件正在办理中。其中:

(一)通过12369电话举报602件,已全部办结。分别为:濮阳县155件、范县101件、清丰县78件、华龙区74件、开发区65件、南乐县49件、台前县44件、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4件、市生态环境局12件、工业园区10件。

(二)通过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受理437件,办结412件;市长热线转办80件,办结63件;市长信箱转办6件,办结6件;省信访系统转办1件,办理中1件。人民网转办2件,办结2件;接待群众来访2件,办结2件。已办结案件中,属于有奖举报范畴的共18起,涉奖金额1.5万元,目前已兑现奖励12件,发放奖励0.85万元。针对这些环境违法问题,我市依法采取了系列强制措施,取缔关闭11起,查封扣押12起,立案24起,罚款144.67万元,行政拘留1起,刑事拘留1起,整改89起,批评教育24起,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效益。

其次,在环境行政处罚工作方面。1—5月份,全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机构共立案67起,罚款金额297.89万元。其中:涉气处罚案件45起、涉水处罚案件6起、未批先建处罚案件14起、固体废物处罚案件2起,实施查封扣押39起,实施行政拘留1起;在67起行政处罚案件中,市本级办案5起,濮阳县办案8起,清丰县办案5起,南乐县办案19起,范县办案14起,台前县办案1起,华龙区办案2起,开发区办案13起。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震慑了各类环境违法分子。

最后,在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方面。黄河过境我市167.5公里,其中濮阳县57.2公里、范县42.5公里、台前县67.8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我局从3初到5月中旬,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活动,对全市黄河流域所有可能产生生态环境风险的排污者、入河排污口、固体(危险)废物堆存点等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普法与执法同行、服务与监管并举。为促进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专项执法行动期间,我们制作了3000本环保宣传册,包含环保法律法规、行业排放标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环境信用评价及环境信息公开等5个方面内容,指导全市环境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并发放到企业,使生产经营企业熟知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减少环境违法行为,助推我市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本次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排查点位4720个,发现问题点位68个,立案处罚10起,并对省生态环境厅前期航测标定的疑似点位逐一进行核查。截至目前,我市共核查黄河流域疑似点位3161个,发现干流问题32个,已整改完成28个,整改中4个;发现支流问题29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摸清底数,对账销号。查清问题,登记造册,分类施策,逐一整改。截至目前,我市共核查黄河流域疑似点位3161个,发现干流问题32个,已整改完成28个,整改中4个;发现支流问题共29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今年以来,我局持续深入开展了“企业服务日”“企业首席服务员”等活动,加大了服务型执法力度,诚恳接受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污染防治、人人参与支持污染防治的浓厚氛围,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一定会坚决做到“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自觉履行使命,主动担当作为”,为建设美丽濮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段利梅 摄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