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习近平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视察。他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连日来,我市卫生健康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健康濮阳为目标,狠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医药传承创新、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工作,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健康保障。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医疗保障是人民幸福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5月26日,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全市卫健系统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卫生健康重点工作,聚焦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健康需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狠抓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截至4月底,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到31项,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覆盖人群逐步扩大。加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艾滋病疫情持续保持全省低流行态势,华龙区被评为全国十佳特色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全省首家建立医疗卫生指导员制度,选聘341名优秀专家组建医疗卫生指导员队伍,每周到75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活动。成立全国首家“广场公益医院”。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康副校长”派驻制度。
狠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两降一升”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项目获评“河南省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我市在2019年全省深化医改综合考核中获得第2名。医院提质升级创造“濮阳速度”。市人民医院、市安阳地区医院、市中医医院、市油田总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市7家县级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实现县级公立二级综合医院“二甲”全覆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成功创建3个省级区域诊疗中心和3个国家级中心(国家级创伤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
全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全国率先实行大规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于2020年7月1日在全市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开始采购,按年度100%的数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采购资金1.38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刷脸就医”“先看病后付费”试点,“先看病后付费”工作在全市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截至4月底,实施“先看病后付费”累计受益人数87784人,受益金额112825.89万元;实施“刷脸就医”累计受益人数58961人,受益金额777.49万元,群众再也不用怕交不起费看不起病了。
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推进健康濮阳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市共有中医类医院16家,其中公立6家、民办10家。每县均建有一家公立中医医院,在62个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了中医馆(堂)。市、县级综合医院均设有中医科,全市共有中医诊所189个,1820个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我市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中医药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全市共有注册中医医师2642名,其中有17名市名中医和12名市名老中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组建了由37名中医专家组成的市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技术指导组,到基层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开出了达原防感饮、桑菊防感饮、双香正气香囊等预防方药,并向全市免费发放中药 70万余袋。中西医联合对17名确诊病例实施诊疗救治,并结合恢复期每名病人的特点,合理应用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视察,对中医药给予高度评价,也为我市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打了“强心针”。“习总书记如此重视中医中药,我今后要更加努力,用毕生精力将艾草、艾灸产业做大做强,为濮阳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河南唯一一家古中医艾灸百年老字号、濮阳敬姚堂艾灸第四代传承人申彩萍激动地说。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中医馆(堂)建设,2021年在乡镇卫生院新建14个中医馆(堂),2022年实现10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堂)的目标。2025年,全市90%以上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规范的中医药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持续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是疫情传播发生的三个必要环节,我市针对这些重点环节,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全面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防控力度,确保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濮阳地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地,是河南的东北大门,又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市坚持应急值守、科学调度、培训宣传、应急储备及时到位,确保疫情研判准、防得住、控得好、打得赢。
将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统筹谋划,实现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摸排、精准关怀,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全市共设固定接种点111个、临时接种点23个、移动接种点41个和接种台达619个;培训接种人员1587人,冷库储存量90.4万剂,日接种量达8.8万剂次。自1月2日启动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截至5月25日,接受省统一调配疫苗54.2万余人份,接种人数60万余人,完成省定任务比率43.55%,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65%,接种人员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分级包干机制,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构建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格局,为人民群众织就了一张疫情防控安全网。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闫现营 佀晓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