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0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市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公安干警、下沉干部、志愿者众志成城,107个单位、1.2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协助抗疫,2.74万名党员捐献特殊党费587.8万元,538名机关党员担任企业复工复产首席服务员,15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全程坚守阵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龙都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将迎来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选树政治忠诚、务实清廉、争先出彩、组织过硬的党组织典型,宣传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的优秀党员,市直工委和濮阳日报社联合推出《党旗高扬引航向》系列报道,用党旗飘扬下的一个个温情故事,向党的生日献礼!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是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2020年以来,市直工委牢牢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机关党建职能定位,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正风肃纪,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推动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实现新的跃升。
打造政治忠诚的模范机关
2020年以来,市直工委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个人自学、领导讲学、读书助学、典型领学、以考促学、课题研学6种方式抓紧抓实理论武装。购买印制条例单行本5部,编印党建文件汇编2部、条例法规题库2部,用作党员学习资料;向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推荐《习近平在正定》等10本必读书,向40个理论学习先进机关基层党组织赠送《红星照耀中国》等书籍1200册,指导开展读书分享会和观点交流会70余场;开展“学习型党组织”评选和“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选树40个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和21名理论达人;结合工作调研,检验党员基本常识掌握情况,组织7000余名党务干部参加理论测试;围绕“整治‘灯下黑’”“破解‘两张皮’”等内容组织课题攻关,收集采纳改进机关党建方法建议60余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的理论武装工作持续得到加强。
打造组织过硬的模范机关
2020年初,围绕党的六大建设和年度党建工作重点,列出7级组织及负责人117项责任清单,印发模范机关创建35条共性标准,赋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挥部各20分加分权,强化中心工作导向。针对47个新任职党组(党委)书记,开展赠送一套机关党建工具书、开展一次面对面谈话等“五个一”活动。严把政治素质关、群众评价关、任职年限关、专业背景关,高标准配备机关基层党务干部,批准31名业务骨干成为专职副书记;出台县级干部联系点制度,5名班子成员分头联系市直机关党群、政府等8个系统单位和9个县(区);成立述职评议联席会议,实施民主测评和综合评定2轮评议,机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打造务实清廉的模范机关
为打造务实清廉的模范机关,全市实行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提前报备制度,不打招呼督查机关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36场、集中党课19场、党员大会25场、支委会18场、党小组会24场,有效传导压力。借助市直机关“党建云”平台,打造“互联网+党建督查”工作模式,形成线上部署、线上推动、线上落实、线上考评的工作格局。把理论学习记住多少、组织生活收获多少、作风转变群众感受到多少等作为机关党建成效评估重要标准,并结合常规督查随机向党员了解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督查人民满意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到窗口单位暗访60余次,随机询问办事群众200余人,引起了很大反响,优良作风得到进一步巩固。
打造争先出彩的模范机关
聚焦宗旨意识、人民立场、使命担当,通过承诺、践诺、述诺活动,推动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围绕全市“四大战略”谋划工作、结合岗位实际发挥作用。在市主流媒体开办《党组(党委)书记谈党建》专栏,市直机关12名党内“一把手”带头承诺;组织党员结合岗位职责梳理服务承诺,并利用展板、橱窗、网站、微信公众号晒诺亮诺。围绕疫情防控和“六稳”工作、“六保”任务,设立200余个党员责任区、先锋岗、服务队;动员241个机关党支部与136个贫困村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组织1.2万名在职党员支援社区战疫,538名党员担任企业复工复产首席服务员。开展党员季度述诺、年终述职,公示履诺进度,接受人民群众质询和监督。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年多来,全市党员干部躬耕在我市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高标准履职尽责,不畏难勇挑重担,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记者 王亚娟 通讯员 范玉申 李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