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开展廉洁家庭建设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和家风的论述,认真落实全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以案促改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清廉濮阳”的重要内容。市委党校履行理论研究、思想引领职责,组织教研人员对廉洁家庭建设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初步形成了廉洁家庭建设系列理论成果。
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相结合的思考与建议
市委党校校长助理、博士 李本松
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位置,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新阶段下,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廉洁家庭建设能够与之相结合并发挥独特作用。
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相结合的思考
廉洁家庭建设就是通过推进家庭的廉洁教育与家庭的廉洁文化等建设活动,增强家庭成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意识,筑牢家庭成员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实现清正廉洁的家风与风清气正的家庭生态,实现廉洁为官、清白做人、社会清正廉明的目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指提升基层的政府、单位、组织、居民、家庭、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层治理主体治理能力,基于法规、政策、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基础之上,实现基层的组织动员、协调合作、管理服务、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基层需求、优化基层秩序、提高基层运转效率的能力。
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能够实现相结合,相结合的思路有四个:第一是在主体上相结合。廉洁家庭建设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主体都包括家庭,两者可以互相结合。第二是在过程上相结合。搞好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第三是在内容上相结合。廉洁家庭建设有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基本政治条件。第四是在机制上相结合。廉洁家庭建设强调对法纪和规矩的认同、内化和遵从,这同样适用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相结合的建议
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主体上的结合途径:第一,家庭成员可以结合成为廉洁家庭建设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同一主体。例如: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可吸收廉洁家庭成员参与成为基层治理的委员。第二,发挥廉洁家庭的整体作用。这就是家风、家教、家规等的作用。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时候,要把家风、家教与家规吸收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规章制度中来。
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过程中的结合途径:第一,把廉洁家庭建设作为促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抓好廉洁家庭建设能够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第二,把廉洁家庭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通过为廉洁家庭提供服务等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廉洁家庭建设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内容上的结合途径:第一,发挥廉洁家庭建设中家庭成员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常清廉洁账、常敲廉洁钟的作用,将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消除廉洁监督的“盲区”和“死角”,确保干部廉洁从业。第二,通过对廉洁家庭建设中先进和典型的宣传,使得廉洁家庭在基层治理主体、基层党组织建设、遵守基层规章制度、改进基层风气等方面发挥带头人的作用。
廉洁家庭建设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机制上的结合途径:第一,在发挥法规作用上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廉洁家庭建设中的法规,也同样可以应用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第二,遵守规章制度上两者做到相互学习与贯通。廉洁家庭必然是遵守党纪国法的典型,廉洁家庭建设中形成的家规、家训、家约可以内化于家风、家教。同样,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也要借鉴廉洁家庭建设经验,遵守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心中有戒、行为有规。因此,在机制上两者能够结合。
充分认识廉洁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市委党校讲师 吴利平
廉洁家庭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家庭为载体、以廉政为思想内涵的一种文化形式。廉洁家庭文化建设指向明确、目标明朗,是家庭生活的精神屏障,能帮助家庭成员抵制各种诱惑,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助廉环境和条件,进而培养公民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让廉洁在全社会达成共识。因此,加强廉洁家庭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廉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廉洁家庭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化与延伸。廉洁家庭文化建设是以家庭为载体,在全党全社会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良好风尚的重要举措。廉洁家庭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式,突出家庭这个重点,使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向更明确,着力点更准确;它通过家庭环境这个特殊的情感纽带、血缘关系发挥其工作八小时之外的宣传、教育、凝聚、引导、监督作用,不断夯实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根基,使廉政文化覆盖面更广、涉及度更深;再加上廉洁家庭文化与优秀传统家风的有机结合,以文润其内、以德固其本,能产生自觉自发反腐倡廉经久不息的内在动力,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廉洁家庭文化建设是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涵养源”。廉洁家庭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温润滋养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涵养党员干部的人品和官德,而党员干部的品德操守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走向。党员干部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从家庭管理开始,注重把廉洁家庭文化建设融入生活和工作,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带头遵纪守法,管好家人、处好家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让廉洁家庭文化成为家人、子女健康成长的护身符,以正气充盈的廉洁家庭文化,带动周边群众崇德尚廉,从而以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涵养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廉洁家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谐家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廉洁家庭文化建设是弘扬先进文化、体现先进文化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国廉则安,家廉则宁。廉洁家庭文化建设以它独特的载体形式,能大大增强反腐倡廉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使每个家庭成员自觉抵制和预防腐败,让家庭成为预防腐败的第一道关口和重要阵地,从而为和谐家庭建设打牢根基、筑起防护墙。同时,把廉洁家庭文化建设与廉政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以文化修养作用于内、以廉政制度作用于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倡廉机制,真正形成廉洁文化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
树立廉洁家风 建设廉洁家庭
市委党校讲师 林鹏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而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与处事方法。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形成产生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将树立廉洁家风和建设廉洁家庭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廉洁家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重要作用,要求“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树立廉洁家风,建设廉洁家庭,有助于弘扬廉洁文化。廉洁家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和弘扬廉洁文化,要充分重视廉洁家风和廉洁家庭的作用。一方面,廉洁家风有助于拓宽和丰富廉洁文化的内涵。廉洁家风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了很多追求廉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廉洁文化建设的资源宝库和活水源泉。作为家庭文化的符号,廉洁家风可以引导和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廉洁家风是宣传廉洁文化的重要载体。家风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在家庭成员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廉洁的家风也将廉洁的思想和观念传递了下去。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弘扬廉洁文化都必须把树立廉洁家风和建设廉洁家庭作为重要内容。
树立廉洁家风,建设廉洁家庭,有助于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当前,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能否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最终胜利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廉洁家风和廉洁家庭建设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方面,优良家风的传递通常以一定的家规、家训、家法为形式和载体,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在健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方面,廉洁家风有助于完善廉政家庭监督,增强家庭成员的廉政监督意识,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廉政监督,填补党纪国法监督的空白地带。在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方面,通过树立廉洁家风,建设廉洁家庭,将廉洁的观念注入家庭成员的心灵,自下而上地在社会上形成廉洁清明的社会风气,为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补齐关键的一环。
树立廉洁家风,建设廉洁家庭,有助于推动形成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家风、党风、政风、民风,合称“四风”。“四风”合,则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而其中优良的家风是涵养良好党风、政风、民风的前提和基础。“齐家而后国治”。家庭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个课堂,对于人的价值观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清正廉洁还是消极腐败,往往决定着一人能否形成崇尚廉洁的价值观念,进而将廉洁从政作为人生准则。家风也与民风密切相关。可以说,正是由无数的家风汇集外化形成民风。廉洁的家风能够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岗位职责,规范自身行为,为培育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奠定基础。同时,家庭建设还是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培育清正的党风、政风发挥着积极作用。廉洁的家风有助于领导干部优良作风的养成,形成党风、政风清明的良好氛围。
重视廉洁家风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市委党校讲师 杨振华
家风,即家庭、家族长期生活实践所形成的文化的凝聚,是家庭思想教育的主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训蕴藏在每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演进发展过程中,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细节里,在漫长的历史脉络中,有无数激励后世、作为现在学习榜样的家风故事,其中都蕴含着深厚丰富的廉洁文化。
重视廉洁家风建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家风家训中那些重视廉洁之德对于人格养成、清廉为政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与思想,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廉”为历朝历代为官之德,从政为官,须清正廉洁。“廉”不仅要求律己,更要求严格规范身边家人行为。从古至今,但凡为官清廉者,必有廉洁家风制约管束。古蜀国名丞诸葛亮,虽身居相位,但一生为官清廉,不为自己及家人谋私利,更主动向后主奏表明示自己的家产。一代廉臣房玄龄是唐朝开国重臣,非常重视家风家教,他一生为人清白,清正廉明,政绩卓著,同时对子女要求严苛,任宰相长达十五年之久,为开创“贞观之治”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视廉洁家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廉洁自律和为政清廉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优良传统。在党的历史上,老一辈革命家都率先垂范,带头搞好自身修养,并教育好自己的亲属,形成了优良的廉洁家风。1937年11月,毛泽东致信表兄文运昌,告知“不能帮其解决家境困难”问题,因为这里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同时还说明党是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在与亲属的交往上,周恩来夫妇两袖清风,勤俭持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同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洁之风。英国作家韩素音在其所著的《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一书中写到,周恩来对他的父亲非常尊敬。其父1940年秋来到重庆周恩来身边,周恩来给父亲安排了一个较为舒适的房间,并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支付了住宿费,同时周恩来夫妇的俭朴生活也使其父感到吃惊。从这些事迹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就是严于律己、艰苦朴素、襟怀坦荡、廉洁奉公。老一辈革命家对待金钱、家庭、子女的态度和他们的治家之道,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生动榜样。他们所开创的良好家风,为我们今天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干部廉政建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重视和加强廉洁家风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廉洁意识,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力量,有组织地推进廉洁家风培育,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视弘扬优良家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抓好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做全社会的廉洁表率,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