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即门风,门风即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等。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父母宽严有度则儿女行事有分寸,长幼有序,是非分明。反过来,家风不正则祸患必生。所谓封妻荫子,又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莫不是家风不正惹的祸。
2015年10月,中纪委在对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的通报中,首次使用了“家风败坏”这个词语。周本顺被查时,其子周靖、其妻段雁秋,以及其秘书刘小军等人一同被查处。江西省委原书记苏荣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称,苏荣腐败案是典型的家族式腐败。家里的人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令人瞠目。
优良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源远流长。从闻鸡起舞到画荻教子,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不仅是先辈对后代的期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家教传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家的稳定与团结是一个个家庭的文明、和谐的组合体,一个个好的家风决定着国家的安定与富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在2016年1月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被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家风事关政风,政风事关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和舆论环境。
历史和现实的无数范例一再告诉我们,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一家德则一国兴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员干部更应该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做官,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落到实处,以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貌小辉 张善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