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深入贯彻落实王国生书记莅濮调研精神
为高质量发展充电蓄能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9-07 23:09:54   

8月22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通用电气风电设备制造(河南)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要谋划实施更多管根本、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为河南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蓄积后劲。

“通用电气风电设备制造(河南)有限公司现在每天生产一台GE 2.5-132风电机组,10月份产能将增加至每天2台。”9月2日,跟踪服务该项目的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武装部部长刘小勇告诉记者。不远处的中建材(濮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机械手正将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白光热玻璃生产线下线产品打包。

与这些紧张有序的生产场景相呼应的,是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数据:今年1至7月,全市2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7亿元,131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104个,152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建设。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载体,狠抓续建项目复工和新建项目开工,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达产,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省“四比四看”活动中,我市第一季度综合考评居全省第6名,第二季度综合考评居全省第4名,累计获省资金奖励100万元。全省仅有濮阳和洛阳市连续2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抓谋划 重招引 蓄积发展后劲

我市紧盯国家、省扩大内需、加强“两新一重”建设机遇,及早建立项目谋划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多次安排部署项目谋划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坚持“先动手、后伸手”,在先行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今年上半年,我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共谋划重大项目1614个,其中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储备库1546个。

8月5日,首台风电机组下线的当天,美国通用电气与省政府在我市签署二期项目合作协议,将在濮阳县建设风电工程应用中心、风电数字化服务中心、风电培训中心和风机运行维护中心等“四大中心”,打造辐射亚太地区的陆上风电综合制造和服务基地。

此外,新希望150万头生猪产业化、昆山樱花水性涂装新材料、上海汇通可降解材料生产、北京王府井购物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据统计,我市上半年共签约招商项目210个,投资总额 76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

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闫玉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转型攻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百城提质等重点发展方向,再谋划储备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不断提升重点项目的质量和规模,确保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机制。”

建机制 强督导 加快建设进度

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我市创新实施十大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和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机制,由33名市级领导组成专班,分包推进115个省市重点项目。其中,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均承担协调任务重、推进难度高、社会影响大的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市级领导共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53次,研究解决中建材集团玻璃产能置换、郑济高铁濮阳东站盛远驾校拆迁等62个老大难问题。

在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会议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完善并建立全市重要工作、重大项目调度推进会议制度,研究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累计研究解决郑济高铁濮阳东站站前广场、开州路范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等项目的732个事项1063个问题,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

上半年,我市共集中开工项目199个。我市61个省重点项目中,郑济高铁濮阳东站片区开发项目枢纽工程、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濮耐集团耐高温材料、天顺公司风电设备制造等21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濮阳医专附属医院、濮阳市共有产权住房等6个项目正加快前期工作;濮阳至卫辉高速公路濮阳段、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省界至台前段、朗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橡胶助剂等34个续建项目正快速推进。

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我市坚持省重点项目每周到现场、市重点项目每两周到现场制度,对照台账,逐一核实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坚持在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帮助郑济高铁等14个项目单位协调解决问题33个。

我市还建立了观摩点评活动机制,在今年4月、7月,两次组织产业集聚区暨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在全市迅速掀起大干快上、拼搏进取的蓬勃热潮,有力对冲了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优服务 促效能 打造濮阳“软实力”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中建材(濮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要持续优化服务企业的政策举措,紧密围绕企业需求,不断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帮扶机制、要素保障机制,扎扎实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濮阳高质量发展、由区域边缘阔步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的战略举措,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的重要手段,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持续发力。

为切实降低疫情影响,加快推动重点项目企业开工复工,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项目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共计安排747名企业首席服务员到全市“四上”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等报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手续办理、贷款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截至7月底,首席服务员共收集问题2522个,已解决1986个。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加强依法监管和提高服务效能方面狠下功夫,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安心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上半年,我市119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首批101项事项实现“一证通办”,600项民生服务事项提前7个月实现掌上办、随身办目标,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缩率、“零跑动”事项占总事项比例均居全省第1位;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新增市场主体1.9万户,同比增长12.2%;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最长时限压减至46个工作日内。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市283个省、市重点项目手续办结率达94.6%,237个项目已办结全部手续。8月28日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河南省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我市以80.76分居全省第四,创历史最好成绩。(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赵少辉)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