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游玩。2012年至今,濮阳县累计投资6亿余元对公园进行4期恢复性建设。如今的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植物317种、脊椎动物203种;金堤河水质常年保持在四类,丰水期3个月能保持在三类以上。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周边群众充分感受到“绿水青山”的美好。
离湿地公园不远就是濮阳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县城安置区。8月22日,省委书记王国生来到濮阳县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安置区,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亲切交谈。王国生书记对群众的关心关怀,让搬进新家的群众感到分外激动。去年8月21日,第一批729户群众告别黄河滩区的旧房子,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濮阳县徐镇镇前闫寨村民张长顺就在其中,他激动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啊!”
如果说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是国家为永绝黄河水患、有效推进滩区扶贫攻坚、让滩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战略部署,那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更是给濮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黄河在濮阳境内全长167.5公里,流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1%,包括范县、台前县全境和濮阳县近80%的国土面积,加上引黄调蓄、引黄灌溉,黄河流域覆盖了我市全部区域。
自去年9月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坚持高位推进,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设立8个工作专班和1个专家咨询组,形成了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规划编制,明晰了“一廊道一枢纽、三区两基地”整体布局,着力建设黄河生态廊道,打造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完成了黄河滩区综合治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16项重大课题研究,谋划了北金堤生态涵养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古文化大遗址等13个重大事项和重大工程,争取纳入国家、省规划大盘子。
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市找准突破点,把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依托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开展村支书培训,大力弘扬“吃亏、实干”的黄河文化精神,以“领头雁”带领“群雁”一起飞,形成了头雁展翅、群雁高飞、比学赶超的“雁阵效应”。将生态保护挺在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紧抓生态保护这一优先任务,持续抓好“三散”污染治理和“六控”工作,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调整,深化河湖长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河流清洁、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等行动和项目,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构建生态新格局,持续擦亮濮阳绿色发展底色。
与此同时,我市狠抓转型发展,依托黄河沿岸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打造黄河特色旅游观光产业,规划建设沿黄民俗村、农家乐,推出特色产品,加快建设“黄河中药谷”,通过发展生态产业鼓起群众腰包,让沿黄群众生活更有获得感。
台前县夹河乡北姜庄村原来是一个贫困村。2017年以来,该村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县、乡政府的帮助下,依托家门口的黄河景观,建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如今的北姜庄村,已是全国旅游重点村,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都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摆脱了穷根儿。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说起现在的好日子,该村村民王春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赵少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