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我市实现整市创建目标,成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全市各行政村配齐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
■2019年,我市共完成农产品定量检测3850个、定性检测49.6万个,合格率均为100%
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村村都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打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神经末梢。
常年对蔬菜、水果、蛋类、奶类、肉类等30余种农产品进行监测,确保进“口”的每一粒食物都是安全的。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产管并举”,落实“四个最严”,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去年12月,五县一区全部通过省考核验收,我市实现整市创建目标,成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一把手工程
高位推进农产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市、县、乡三级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和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
市委书记宋殿宇、市长杨青玖多次听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并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副书记邵景良、副市长张连才多次召开推进会议,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创建合力。
各县区党委、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班,与成员单位、乡镇办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我市各级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9年,全市共列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1500万元,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工作经费974万元。
加强宣传教育。2019年,各县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0万份,制作宣传标牌600余个、宣传展板2000余块,印发专题宣传抽纸3万盒,接受群众咨询10万余人次。2019年11月,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市五县一区在全省参与调查的41个县区中均位居前9名,其中台前县位居第1名。
构建四级网络
层层压实责任
3月21日,南乐县张果屯镇烟之东村联富果蔬种植园区,一座座温室大棚里绿意葱茏,一串串红绿相间的小番茄格外惹人眼馋。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战秒与群众一起忙着采摘成熟的小番茄。
该园区占地约1500亩,共有大棚700余座,目前种植有大、小西红柿。园区在种植过程中实行标准化管理,施有机肥,打生物农药。
该园区的土壤温度和湿度、空气湿度、总辐射等信息,在几十公里外的南乐县农业信息化中心GIS智能管控系统大屏幕上,都能清晰地显示出来。据该系统项目负责人赵磊介绍,像联富果蔬种植园区这样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南乐县有8个。此外,全县12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产品安全检测室。他们上传的实时信息,在这个智能系统上能同步显现,数据可以永久保存,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曾是我市的短板和弱项。2019年下半年,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办的督导下,全市所有乡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置仪器设备,开展监管检测工作。与此同时,在各行政村配齐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
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安全检测人员360余人,负责定期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监督监测,织密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防护网。
强化监测严格执法
确保质量安全
3月23日,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记者看到一份新出具的对范县某农业合作社苹果样品的检验报告,上面详细列出了产品名称、送检单位、送检日期、使用仪器、检验依据、检验结论等。
据监测检验中心主任翟尚功介绍,一般情况下,进行一个批次的农产品抽样检测,经过采取样本、实验室专业检测,会对甲胺灵、六六六等32种农药残留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检测结果给出该农产品合格与否的检验结论。像这样的检测,省、市、县三级监测检验机构每月分别进行,覆盖全年12个月,确保无遗漏。
据统计,2019年,我市共完成定量检测3850个、定性检测49.6万个,合格率均为100%。
濮阳县扎实开展食用农产品监测工作,建有500平方米标准化检测实验室,配有气相、液相等检测设备60余台(套),目前监测对象已基本覆盖全县所有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
清丰县、范县、台前县建立农产品月检月报例行监测制度,每月不定期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等开展例行监测。2019年,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合格率均为100%。
我市还积极落实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型农超市场建立农药残留自检室和追溯点,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新跃升。南乐县将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监管工作,实现了“源头赋码、一品一码、贴码销售”。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市严格执法,对不合格农产品实行“零容忍”。2019年,我市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活动,出动执法人员890人次,检查生产基地、生产经营企业、屠宰场、农资门店452家次,查处并办结违法案件7起,整改问题10个,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永远在路上。”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运教表示,下一步,要着眼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覆盖、监管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全市广大人民吃得安全、放心、健康。(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李志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