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习近平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围绕贫困县脱贫摘帽、电网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化服务脱贫攻坚举措,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贫困地区电网升级改造和机井通电等工程,低保、五保户电价补贴和新能源补贴等各项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定点帮扶村15个,精心选派15名驻村第一书记、37名驻村队员扎根基层。
加快变电站布点建设,完善贫困县电网网架结构。
“刘书记,你就给个话,明年这个豆浆豆我们还能不能接着种?”2019年10月,范县陆集乡林楼村的贫困户叶书龄带着几个帮扶户,来到国网濮阳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刘玉功的办公室,焦急地问道。这是咋回事?原来,2019年林楼村试种的第一批豆浆豆喜获丰收,亩产200—300公斤,豆子颗粒饱满,质量也不错,本来还处于观望态度的贫困户坐不住了,纷纷要求种植豆浆豆。
据悉,林楼村是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定点帮扶的村子之一。近几年,在国网濮阳供电公司的引领下,林楼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百姓重拾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
整村推进展新貌
产业扶贫促增收
2014年9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开始对口帮扶林楼村。几年来,国网濮阳供电公司为林楼村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争取政府资金56万元,完成林楼村东西两条大街的修建;2018年争取政府资金238万元,修建生产路4条、生产桥1座等;捐赠52万元,建成300立方米小型冷库1个;捐赠20万元,建成486平方米扶贫车间1个。目前,全村群众吃上了水质达标的自来水,村内户户通电率100%,还配备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合格乡村医生。通过政策争取,2018年26户贫困户全部都有到户增收,每户3000元—5000元不等,为贫困户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2018年开始,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创新结对帮扶工作模式,由单一人员帮扶贫困户,改变为以党员干部所在的支部为单位对贫困户开展帮扶工作,安排26个党支部分别帮扶26户贫困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他们日常工作的影响,也大幅提高了帮扶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共以个人名义向贫困户捐款捐物价值8万元,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林楼村地处黄河滩区,距离环境保护区很近,无法发展工业项目,村内大面积土地被黄河吞噬,耕地少,人口多,是典型的落河村。国网濮阳供电公司从2019年3月开始谋划,邀请河南省农垦协会专家对当地的土壤水质进行实地考察化验,最终选取了耐干旱、绿色、有机的豆浆豆。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帮助林楼村注册成立“超胜农业合作社”,协调河南省农垦协会、河南华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署技术指导、产品回购协议,还出资垫付豆种的费用。大家陆陆续续同意种植豆浆豆,首批共计60亩。
“亩产600余斤,种植效果非常好,销售也不用愁。按照协议,只要各项指标合格就可销往郑州、武汉等大城市,售价高于市场价10%。”种植户吴章玉开心地说。在销售方面,该公司已通过工会福利、惠农帮平台、现场展销会等形式销售该产品价值超过8万元,帮助十余名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金豆子”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种植规模可达1500亩。
这是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下一步,该公司将引入多种农机设备,完善农产品烘干、筛选、包装等加工链条,打造电力扶贫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实现“鲜禾源生态豆浆豆”“老林家石磨面粉”等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随着农业产业效益增收,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将这种模式向全市定点帮扶村进行推广,实现扶贫产业帮扶的大发展。
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共有15个定点帮扶村,摘帽任务繁重。该公司多措并举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一是不断强化扶贫举措。领导班子多次深入调研各村脱贫摘帽工作,2019年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阳光扶贫捐赠资金189万元,主要用于15个定点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针对贫困户数量庞大的南乐县佛善村(剩余98户383人)、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官路村(12.6%)等计划贫困退出村,要求各县公司要一一对照贫困退出11条标准,梳理问题清单,逐项制订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做到逐个问题对账销号。
二是持续提升定点帮扶干部履职能力。多次组织定点帮扶工作人员参加扶贫工作培训,2019年累计培训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管理人员85人次,3次邀请省电力公司和市扶贫办专家到公司开展扶贫干部培训,全面提高了驻村第一书记履职能力。
三是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成效互查。2019年9月份,按照要求,配网管理部参照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方式,组织各县公司开展第一书记督查互查,采用座谈访谈、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通报。针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驻村第一书记履职能力较差的单位,约谈其主管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确保各项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实施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改造。
一丝不苟地进行维修。
电网改造惠民生
精准扶贫勇作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抢抓“十三五”电网投资增加的难得历史机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使我市农村电网呈现质的提升,取得历史性突破,真正让农网改造“照亮”了农村脱贫之路、小康之路。围绕“五大工程”具体要求,科学编制《国网濮阳供电公司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时间节点,强化进度保障,确保各项任务全面高效完成。与此同时,还紧跟濮、范、台3个贫困县县城和产业园区等产业增长热点发展,提升城镇电网承载能力,完善贫困县电网网架结构,加快变电站布点建设,持续提升贫困县供电能力和可靠性。2019年投资7396万元,用于范县3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建扩建工作,已于9月份全部竣工投产。
贫困地区电网改造成效斐然。通过“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两年攻坚战”对中心村、贫困村电网改造,省定122个深度贫困村、45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及314个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部完成。2018年,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将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的指示,认真落实在工作中:一是争取投资3656万元,完成了全市122个深度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二是投资5892.4万元,完成深度贫困县台前县电网升级改造。2019年,在全面实现“两个百分百”的基础上,公司重点针对电网相对较薄弱的非贫困村和有新增电网需求的贫困村,投资1.19亿元,完成了全市201个电网薄弱行政村提升改造,进一步推进电网均衡发展,为我市农村地区的加工制造、养殖种植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保障黄河滩区迁建社区用电需求。按照滩区迁建“人往哪搬,电往哪建”的基本原则,2018至2019年,国网濮阳供电公司投资2.03亿元,用于濮范台12个黄河滩区迁建社区配套电网建设,其中濮阳县4个、范县4个、台前县4个,涉及居民22667户79605人。公司密切跟踪社区建设情况,确保第一时间进场及完成施工。目前全部项目外部电源工程已竣工,内部配套工程与社区建设主体工程同步建设进度,做到“外部电源工程提前投运、内部供电工程与房屋主体工程同步投运”。
实施机井通电工程,根本性解决农业浇灌历史难题。井井通电工程建设投资约10亿元,新增通电机井4.6万眼,解决210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基本实现濮阳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民灌溉节省支出约6000万元,将保障我市粮食丰产增收的政治任务落到实处。
支持全省首家光伏扶贫县——台前县光伏项目尽快落地。超前启动配套电网的规划建设,从规划编制、建设方式、电网消纳等方面,为县政府光伏扶贫工作决策提供建议。2019年投资1391.4万元,完成88项光伏电站配套电力工程。尤其针对台前县下半年建成的51座电站,积极争取省公司投资政策倾斜,为台前县政府节约资金500余万元,受到政府和发电企业一致好评。
实施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国网濮阳供电公司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的指示,积极争取项目,2018年,投资3656万元完成了全市122个深度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投资5892.4万元完成深度贫困县台前县电网升级改造,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加强低保五保户用电减免政策执行管理。严格落实“低收入家庭优惠用电政策”要求,规范资金拨付手续,按时将电费补贴足额拨付到指定资金账户。2018年公司共返还免费用电资金711.86万元。2019年前三季度共减免金额529.29万元,约10.6万低保五保户享受到优惠政策。
实施供电服务管理提升工程。优先实施扶贫产业用电报装“放管服”改革,建立贫困地区企业服务“直通车”,推行“便民、降本、提速”的办电服务新模式,实现常用办电业务政务网上“一网通办”。全面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的政策,切实保障农产品加工用电,已累计为广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节约资金900余万元。为贫困地区扶贫项目业扩报装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服务扶贫车间等产业扶贫项目用电,确保接电及时、供电可靠稳定,为濮阳广大农村地区的加工制造、养殖种植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全面实施濮阳市农村区域智能户表改造工程。
配电网党员先锋特战队在全市204个行政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
“十分有爱”
点燃留守儿童梦想
濮阳地处黄河下游“豆腐腰”河段,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少“落河村”,全市滩区共有21个乡镇343个落河村,共45万人,有留守儿童近8万人,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迫切需要引导和关爱。
“扶贫必扶智”,国网濮阳供电公司从最需要关爱的留守儿童出发,于2013年创新推出“十分有爱”光明行动,活动提出“每天一毛钱奉献十分爱”的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募集爱心款物。截至目前,已在全省建成20座“十分有爱”童书馆。包裹上的红心图案就是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十分有爱”光明行动的标志,这颗红心已经点亮了众多孩子的梦想。“十分有爱”光明行动从一个在濮阳供电系统的小活动,延伸至全省“三山一滩”(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黄河滩区)贫困地区的广大留守儿童,变成了众人参与的社会公益行动。如今,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充分利用“十分有爱”的品牌效应,依托政府教育扶贫工程,从幼儿到大学教育为贫困家庭争取政策支持,让每个贫困户都能看到光明的未来。 (记者 杨光 徐洪波 杜鹏 通讯员 陈亚宁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