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是发展空间,并把切实强化生态保护,推动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作为全市的一项重点任务。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因地制宜,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思路,更有效的措施和更扎实的作风,确保生态得到更好保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引领带动全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的重要讲话,擘画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濮阳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创造了大展身手的时代舞台。当前,国家正在研究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措施,省里也在深入研究。我们要主动对接、积极融入,把谋划长远和干在当下结合起来,以贯彻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擦亮濮阳绿色发展这个底色。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准”“狠”原则,坚决打好治污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重大意义,铁心铁面铁腕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着力抓好金堤河等重要支流河道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系统推进油田污损土地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突出抓好化工企业“红黄蓝绿”标识管理,加快“西减东加”“退城入园”和化工企业进园区步伐,实现全域无散煤燃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能源交通,城市和县城全部使用新能源车、县乡村全部通客车,从源头上解决环境空气质量问题。
既要立足于黄河干流和支流,又要着眼于濮阳全域范围,构筑生态绿屏障。开展黄河河道综合治理,推进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确保黄河安澜。将治河、惠民和滩区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探索通过居民外迁、淤台安置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滩区居民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实施黄河流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配合做好黄河国家公园申建工作,谋划建设濮范台国家黄河生态湿地公园,着力抓好黄河、引黄入冀等“四大生态走廊”建设,推进黄河生态涵养带、北金堤生态涵养区、黄河故道防护林带和都市生态林业圈建设,打造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的区域生态格局。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做好黄河水文章。提升水资源供给能力和集约水平,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供水能力由7.4亿立方米提高至20亿立方米,同时沿线谋划实施一批调蓄工程;加快推进范县彭楼灌区改扩建工程,解决沿线用水问题;改造引黄渠首、修复干渠、延伸支渠,实现全市引黄灌渠连通;完成8个大中型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力争202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54万亩。实施工业用水节水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进节约用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