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执行有力 攻坚有道
我市两级法院顺利通过“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05 06:37:18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画上了圆满句号。  

第三方评估坚持依法设定指标、科学客观评价、重视规范执行过程、突出“基本解决执行难”重点工作、适度超前推介执行亮点工作的原则,对全国700余家法院进行抽样检查。市中级人民法院、华龙区人民法院、濮阳县人民法院、清丰县人民法院被选中并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圆满完成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任务。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并出台了《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我市两级法院把“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并明确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保障措施。“要提高站位、对标冲刺,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不惧险阻、骁勇善战精神,不甘人后、誓夺胜战精神,下重力、抓重点、出重拳、用实招,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执行答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哲发出冲锋动员令。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市两级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多措并举将决战决胜执行难进行到底,综合治理执行难的体制基本形成,“一性两化”的新型执行机制得以确立,查人找物难、财产变现难、打击规避执行和逃避执行难、案件管理难等一系列难题得到破解。  

党政支持,联动攻坚。一是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新格局。2016年7月,我市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见,被省高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批示并要求其他地市法院学习借鉴。2017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对法院执行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今年年初以来,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执行工作汇报,各县区为法院解决执行救助资金290万元,增加辅助人员110人。市纪委、市委政法委等24家单位出台《濮阳市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实施意见》;开展涉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等特殊主体执行案件集中执行活动,县区纪委监委对涉党政机关、公职人员被执行人进行集体约谈,促使107人主动履行义务。二是着力夯实领导责任。我市两级法院党组始终将“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徐哲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到执行一线和执行指挥中心督导,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听取并研究执行工作,每月召开执行工作推进会。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由院领导任组长的6个督导组,分别对6个基层法院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三是不断优化执行资源配置。我市两级法院做到人、财、物向执行倾斜,调整52名业务骨干充实到执行部门,配备执行用车38台、执法记录仪159台、单兵设备10台、无人机3台。  

持续攻坚,联合惩戒。一是持续开展执行攻坚专项活动。2016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先后开展“百日执行风暴”“春雷行动”“夏季雷霆”“秋季飓风”“新春执行攻坚”等专项活动,组织集中强制执行行动630余次,出警1.1万余人次,强力开展执行攻坚。二是加大对拒执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梳理案件、形成台账,对拒执行为精确打击;抽调骨干,成立打击拒执罪联合工作组,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全力推进公诉、自诉案件进入司法程序,积极营造惩治打击拒执犯罪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联合惩戒机制。  

2016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共录入失信被执行人58554例,限制高消费28273例,限制乘坐飞机29805例,限制乘坐高铁10808例,并在担任公职、融资投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限制。通过平安河南网、全市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濮阳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等媒体平台和公共场所,公布失信被执行人28600余人次。四是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常态化。2016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共上传标的2651件,成交925件,成交金额9.04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0.45亿元,确保了涉案财产处置透明、公开,当事人利益得以最大化实现。  

创新机制,营造氛围。一是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整合事项委托、执行协作、远程会商等20余项功能,建立执行指挥管理平台,加强对全市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二是全面实行网上办案。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不动产登记部门建立“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加强对案件流程节点的管控,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推行“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实时将执行工作的时间节点向申请执行人推送。三是规范相关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案一账号”制度,对执行案款的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规范管理、及时发放。将民事案件保全率列入各民事审判团队年度目标考核,以保全促执行。实行“先评估,财产处置后再收费”制度,进一步畅通资产处置通道。四是广泛开展执行工作宣传。2016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共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报道2400余篇(次),召开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41次,开展全市执行宣传专项活动3次,制作执行微电影2部,公布打击拒执罪典型案例93件(次)、失信惩戒典型案例155件(次)、执行不能典型案例39件(次),通过媒体先后发布《关于严厉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通告》《关于依法严厉打击老赖、推进诚信执行的通告》《致申请执行人的一封公开信》等。五是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以开展“5+N”党员主题活动日为抓手,加强执行局支部建设,到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开展党性锻炼集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为市两级法院执行干警讲党课并见证执行干警誓师大会。紧紧围绕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市法院执行“岗位大练兵”活动,提高了执行干警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快立快结,高效办案。一是案件质效逐步提升。我市两级法院一手抓新案办理、一手抓积案清理,一边抓办案进度、一边抓质效指标。2016年至2018年10月,全市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结案率持续上升。二是执行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2016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开展执行案款集中清理活动,清理执行案款15亿元,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整体化解。2017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深入开展集中整改活动,不规范办案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改。三是执行理念、观念和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我市两级法院持续完善集约化网络查控机制,可实时网络查控被执行人的18类身份和财产信息,执行方式由“登门临柜”转变为网上查询,查人找物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四是执行工作形象发生根本性改变。三年来,我市两级法院解决执行难的力度前所未有,向各界充分展示了人民法院积极兑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内容的决心,执行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得益彰,护航发展。一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6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将“基本解决执行难”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格局,积极与有关部门共享信息、开展协作,发挥了较好的“补位”惩戒作用。二是“基本解决执行难”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不利影响,妥善解决了“僵尸企业”破产启动难、程序衔接不畅问题。三是“基本解决执行难”推动社会矛盾化解。我市两级法院推行司法救助资金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执行救助机制,解决无财产案件弱势群体的执行难题。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解决执行难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法治建设的时代呼声。我市两级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为重点,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进一步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以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执行工作在更高水平上发展,为濮阳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谈起下一步法院执行工作,徐哲信心满满。(张洪中 郭循利)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