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做群众增收的“永动机”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13 06:59:20   

“王国生书记看了我们的产品,又看了生产线,还仔细问了我生产经营情况……”6月4日,谈起省委书记王国生到东森扶贫产业园调研视察的场景,董事长李曙昌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一次完美的情景再现。  

今年39岁的李曙昌出生于濮阳县海通乡乔锁城村,高中毕业后就在外打拼,干过零工、开过书店、管理过日用品厂、做过超市采购,后来,凭借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在市里做起日化用品代理,生意红红火火,收入也相当可观。但他深知家乡还有很多贫困家庭创业艰辛、就业艰难,一直想回乡创业,带领乡亲脱贫致富。2017年8月,李曙昌把想法变成了现实,投资3500多万元,在海通乡甘吕邱村南建起了东森扶贫产业园。产业园主要生产日化用品,涵盖湿巾、卫生纸、洗涤用品等,于2018年5月正式投产,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  

为什么选择日化行业?李曙昌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他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用工多,对工人技术要求也不高,最适合农村的留守劳动力。目前东森扶贫产业园共有220多名工人,其中80%是留守妇女,约四分之一为贫困户,还有8名残疾人。他们的月平均工资超过了3000元。  

“王国生书记对这个产业给予了认可。”李曙昌介绍,5月30日,王国生书记还详细询问了残疾人何玉振的家庭和收入情况。“何玉振月工资超过了3500元,他跟书记少说着呢。”他说。  

除解决就业外,东森扶贫产业园还发展了19户因家庭原因没办法到厂里上班的贫困户,让他们在家做电商销售员,产业园提供创业基金,并每月给予他们补助工资。  

“如果说对扶贫的贡献,我认为是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李曙昌说,“现在海通乡及周围乡镇给我们供应包装纸箱厂的就有9家,去年还是4家。现在一家生产洗衣液瓶子的企业正在筹建,将来也会是我们的供应商。”  

“拉长产业链条,坚持科技创新,做大做优扶贫产业,以产业带就业,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王国生书记的要求,李曙昌已经烂熟于心。现在,东森扶贫产业园二期工程已经启动,预计投资2500万元,以科技扶贫为导向,与高校师生亲密对接,极力锻造集传统电商、自媒体、社群营销于一体的综合电商孵化基地。  

离开东森扶贫产业园很远,回头还能清楚地看到厂房上面“兴产业促就业助脱贫”9个鲜艳的红色大字。正如李曙昌所说:“东森愿做群众增收的‘永动机’,脱贫攻坚的‘加速器’!”(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赵少辉 张好栋)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