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张庄——马辛庄休闲农业旅游片区
从种庄稼到“种”风景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24 07:31:13   

“看乡村美景,赏民俗文化,长农业知识,这一趟出来收获满满!”4月18日,在开发区皇甫办张庄—马辛庄休闲农业旅游片区游玩的市民李先生称赞道。  

皇甫办张庄—马辛庄休闲农业旅游片区涉及张庄和马辛庄两个村,位于市城区西部,是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效生态林果区核心区,目前已建成万亩生态采摘园,在吸引市民前来采摘、休闲的同时,也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  

“定位很关键!以前光知道种庄稼,日子穷着呢!”谈起现在的生活,张庄村委会主任胡玉锋感慨颇深。  

由于张庄和马辛庄两个村地处黄河故道,土壤沙化严重,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定。小麦在收成好的年份亩产量在300公斤左右,而收成不好的年份亩产量不到150公斤。  

穷则思变。近年来,皇甫办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开放共享、绿色发展”的要求,围绕“立足城市近郊,发挥生态优势,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与城镇化协调快速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谋划实施了涉及张庄和马辛庄两个村的休闲农业旅游片区。  

这一谋划得到了两村群众的积极响应。成片的桃树林、苹果林相继建成,独具特色的葡萄庄园应运而生,发展休闲农业成为两村群众的热点话题。  

随着果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皇甫办张庄—马辛庄休闲农业旅游片区的名气越来越大。今年4月,一年一度的马辛庄桃花节成功举办,3天时间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乡村旅游人气爆棚,成了开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亮点。  

2017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顺利通水,这让位于干渠边上的张庄村看到了巨大机遇。依托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沿线特色农业示范带整体规划,一个“印象张庄·老家记忆”项目进入了张庄村群众的视野。

胡玉锋说,“印象张庄·老家记忆”项目将由专业景观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村内街道美化、亮化,整治提升沟渠环境,营造生态坑塘景观,建设大型综合文化服务广场,打造精品家庭农场等,目标就是把张庄村打造成以农耕文化为魂、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科技创新为径,融乡村休闲、民俗旅游、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休闲农业目的地。

现如今,张庄村3处累计占地300多亩的家庭农场已见雏形,专门用于发展集种植、养殖、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农家乐。

“黄河水,农家乐,无公害水果,前景准错不了!”对于张庄村家庭农场的发展前景,农场主张志朋充满了信心。  

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印象张庄·老家记忆”项目高效推进的同时,马辛庄村以葡萄文化为主题,集葡萄采摘、休闲观光、葡萄酒品鉴于一体的葡萄庄园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去年夏天我们举办了一个葡萄采摘节,来采摘的游客都说我们这儿环境好、风光美。”马辛庄葡萄庄园项目负责人郭丽华说。  

游客的由衷称赞更让两村群众意识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态环境就是他们发展休闲农业的最大卖点。  

“种这种那,不如‘种’风景,这已经成了大伙儿的共识,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胡玉锋表示。  

为了让当地群众“种”出更美的风景,皇甫办对张庄—马辛庄休闲农业旅游片区中的万亩生态采摘园进行了改造提升,进一步调整了优质林果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普及植草改壤、限根栽培、联动冷棚、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着力将一个个采摘园的“农景”串联提升,变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力争实现“园区”变“景区”、“农景”变“风景”的跨越。  

“看够了城市的喧嚣,吃够了大鱼大肉,不妨来我们这的休闲农业旅游片区走走、看看,必会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胡玉锋满怀信心地表示。(策划:吉子文 梁南阳 周源 张利敏 供稿:王金勇 高崟人 薛亮 刘涛 张广福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