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市各地以多种形式追忆先人、寄托哀思——
清明时节 清风扑面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09 06:58:54   

934f1509-f183-497c-a1bd-66bb8af4a367.jpg

4月4日上午,台前县委组织部在将军渡纪念碑前举办“不忘初心 铭记先烈”清明节祭奠烈士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锋意识。图为活动现场。王志浩 侯祥军 摄

4月4日17时起,在市城区主要道路路口,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巡查值守,劝阻焚烧冥纸、冥币及燃放烟花爆竹等不文明祭祀行为。在市城区胜利路与盘锦路交叉口,华龙区环卫局志愿者郝亚蕊告诉记者:“我们制订了轮班值守表,一直值守到5日8时。”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是缅怀先烈、追忆先人、扫墓祭祖的日子。一些生活在濮阳的外地人,因无法回到家乡祭祀祖先,就会在市城区主要道路路口焚烧冥钱、冥币,遥寄情思。然而,这种旧风俗不仅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严格落实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倡议,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保障空气质量不受影响,4月3日,市环境攻坚办、市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市直单位、华龙区、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志愿者在4月4日17时至4月5日8时,轮班值守市城区161个主要道路路口。参加此次志愿活动的志愿者超过了2000人。(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侯永振) 

又讯 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事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百姓民生。3月26日以来,华龙区采取得力措施,全力做好“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工作。

周密安排部署。该区召开清明节文明祭祀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部署清明节期间的禁燃、禁放、禁烧工作,确保清明节期间空气质量不反弹。与此同时,通过车载喇叭、宣传条幅、宣传页、电台、微信平台、LED屏等媒介,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让“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理念深入人心。

层层签订承诺书。组织区直单位与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签订承诺书,各单位“一把手”与单位职工签订承诺书,引导大家自觉践行绿色理念。

开展“小手牵大手  争当文明使者”活动。教育系统通过在校学生,把文明祭祀倡议书发放到每一名家长(家庭)手中,营造绿色、低碳、俭朴的清明环境。

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重点管控。组织工商、综合执法等部门,对销售烟花爆竹、冥币等祭祀用品的商户进行查处。组织工作人员,对社区、村庄开展不间断巡查,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

截至4月2日,该区共出动人员1.2万人次、车辆180辆次,发放倡议书1.5万份,张贴倡议书6000份,在重要位置和十字路口悬挂条幅415条,利用432块LED屏滚动播放文明祭祀倡议,在59个村庄进行巡回宣传。(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佘璐) 

又讯  焚香烧纸、燃放爆竹、遍地垃圾,在袅袅的烟雾中磕头跪拜……这样的祭扫方式一度是清明节的“标配”。4月5日,记者在清丰县走访时了解到,相比以往,群众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祭扫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文明祭扫已成为新趋势。

“今年清明节,俺响应政府号召,没有焚烧纸钱,一开始心里的确不舒服,可是想想能为环保做点贡献,感觉挺自豪!”清丰县城关镇村民赵丹说。

清丰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倡议以来,和赵丹一样接受新观念的群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一致认为,大量烧纸钱、放鞭炮,既浪费钱财、污染环境,也滋生了攀比挥霍、奢靡浪费之风,让民俗文化变了味儿。文明祭扫虽然改变了传统祭扫仪式,但是缅怀先人的内涵没有改变。

一束束鲜花遍布孝乡田野,一个个清丰人用行动诠释文明精神。“鲜花祭奠可以营造花草芳香的美好环境,令先人的魂灵安息九泉。先人若有灵,也会喜欢这种方式的。”前往祭奠亲人的韩村镇孙韩村村民孙尚伟动情地说。据了解,清丰县17个乡镇专门购买了大量鲜花,在各村的公墓入口、街头巷尾设立服务点,向扫墓祭祖的群众免费发放鲜花。

清丰县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签订“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承诺书,做文明祭祀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各中小学校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全县广大志愿者奔赴田间地头,对携带燃烧物品的群众进行劝阻,为带头使用鲜花祭奠先人的群众点赞。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70余万孝乡儿女争当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用实际行动移风易俗、倡导新风,让“清明”更加清明。(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陈晓旭 王世冰)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