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如钩。夜幕下,农田静谧;舞台旁,人声鼎沸。
“娶媳妇,真发愁,先买车,后要楼。金手镯,金项链,家具家电一大片。新媳妇,双眼皮,一看就是文化人。玩手机,不干活,烧水做饭找婆婆。娶亲欠下十几万,公公要做打工汉……”
“好!”暴风雨般的喝彩声响彻夜空。3月1日晚,濮阳县文留镇银岗村百姓大舞台上,包爱萍的快板儿书引起村民的强烈共鸣。
包爱萍今年75岁,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大约10年前,她感念党的好政策,感慨生活越来越好,开始创作快板儿书。“其实就是顺口溜。”包爱萍的爱人刘法京说,“身边人,身边事,大家听着亲切,都很喜欢。”
看到部队征兵,包爱萍创作了一段《子弟兵》:“打打竹板定定弦,老少爷们听我言,我把当兵的事谈一谈。好青年,要当兵,宪法103条有规定。披上红,戴上花,你说这事多好吧。”
看到王家媳妇能干,包爱萍创作了一段《好媳妇》:“王家媳妇美如花,欢欢喜喜到了家。到家休息多半天,嫩手抓起大铁锨。爸妈笑着把话搭,媳妇在家歇着吧。地里活,他们干,媳妇在家做做饭。王家媳妇拦爸妈,媳妇干活人人夸。坐在家里人发慌,干活才能奔小康。”
看到赵家孩子想辍学,包爱萍创作了一段《打工难》:“吃罢饭,没有事,我给大家唱两句。闯东北,下江南,黄河两岸都走完。如今打工真作难,吃的不好少挣钱。干得好了钱不多,干得不好挨人说。老辈吃亏没文化,凭着力气来养家。上有老,下有小,哪个都要照顾好。新一代,要图强,考上大学做栋梁。”
看到蔡英文搞台独,包爱萍创作了一段《大中国》:“蔡英文,你听我说,钓鱼岛属于大中国。亲日本,靠美国,你搞台独是卖国。台湾同胞你听好,依靠台独就错了。台湾发展靠祖国,和平统一幸福多。”
看到酒驾事故多,包爱萍创作了一段《别酒驾》:“现代生活水平高,到哪不用徒步跑。大巴车,小汽车,进口国产合资车。驾驶员,要小心,汽车体重好几吨。碰着人,出车祸,幸福生活没法过。大肘子,红烧肉,还有大虾管个够。这个酒,你别用,一口也扣驾驶证。不是老婆子瞎胡吹,喝酒还扣你的分。多吃菜,别喝酒,开心天天跟你走。”
看到驻村第一书记李嵩伟为村民办好事,包爱萍创作了一段《夸干部》:“驻村干部真能干,群众见了都喜欢。李书记,好心肠,谁家有事都帮忙。东家走,西家看,修路还修敬老院。村里安着下棋桌,群众乐得笑呵呵。”
包爱萍没上过学,最近几年才跟着孙子学了一些常用字。她家姊妹五个,包爱萍是老大。在她13岁的时候,父母相继离世。从小,包爱萍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她创作的第一段作品,就是儿时回忆:“十一月底,腊月沿儿,吃饭就吃红薯叶。没放油,没放面,一把小盐拌,还有一颗羊屎蛋。饿得疼,捂着肚,找到一棵胡萝卜。为了吃饭没有法,要饭跑到马刘庄。花生皮,红薯秧,吃上一口也是香。”
“看到好人好事就夸夸,看到不好的风俗习惯就说说。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大家都喜欢着呢。”包爱萍对她的快板儿书创作很得意。对于文化人或艺术家来说,包爱萍的作品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是,这是她几十年的生活感悟,是她对美好生活的歌唱。受包爱萍影响,村里李凤珠等文艺爱好者也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创作、排练快板儿书,村里的文艺气氛更浓厚了。
包爱萍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姊妹,根植农村,又把良风美俗“种”在农村。下一步,包爱萍打算走出银岗村,让快板儿书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走进十里八乡更多的村庄。(记者 高林 张西恒 摄影报道)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