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台《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市当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着力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压缩涉企事项办理时限。一要简化企业开办程序。推行登记注册、注销便利化,新设立企业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涉税办理等事项4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简易注销2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面开放市县企业名称库,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互认互通,推广使用电子印章、电子发票。允许创办企业注册登记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梳理市级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类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有效区分“证”“照”功能。二要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精简前置事项和审批环节,实施标准化审批,做到同一事项同等条件无差别办理。对省重点项目实行模拟审批,各审批部门服务前移、提前介入,破除各项审批互为前置、条件交叉、互相制约的问题,实现项目开工“零等待”。对政府部门内部或部门间在线能够共享的申报材料,不得让企业重复提供。三要一次办妥涉企服务。以解决不动产登记、涉企税费等为突破口,开展破解审批服务便民化难题攻坚活动。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2019年,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5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业务3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业务全面实现网上办理。优化企业纳税服务,简并税种申报表。
深化涉企便利化改革。一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进市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覆盖,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推动部门数据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最多跑一次。二要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充分发挥公用型保税仓作用,升级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进集仓储、物流、通关、定舱等于一体的无水港建设。积极争取设立濮阳海关。建设濮阳外向型经济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税务、交通、海关、外汇、金融等多部门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三要规范中介组织行为。全面清理项目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加快隐形“红顶中介”清理进程,破除中介服务垄断。建立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健全评价机制、退出机制。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一要全面落实降税减费政策。涉企收费实行动态清单管理,明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凡国家和省有上下限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按下限执行。开展税费专项清理行动,坚决杜绝“征收过头税”“提前征收税款”现象,取消收费清单之外的一切收费项目。二要推动破解融资难题。为重点企业配备金融服务专员,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仓单、货物、商标、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抵押贷款,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和融资附加费用,建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无还本续贷机制。金融机构要通过金融租赁、专利权抵押等方式,破解我市工业设备无法抵押贷款等难题。三要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全面推动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价格、抵押融资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持续扩大电力市场直接交易规模,容量160千伏安及以下变压器投资均由电网公司承担。
创新企业服务举措。一要破除准入政策障碍。全面放宽市场准入,重点破除民间资本进入市政、交通等垄断行业和政府采购领域的障碍。本地企业“二次裂变”项目,同等享受濮政〔2017〕38号文件规定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展涉企政策集中清理行动,全面清理在企业、产品、服务和执业等方面设置的歧视性政策文件。二要精准推送政策到企。搭建濮阳“政企通”网络平台,开发移动APP,及时向企业推送最新政策文件、政策解读、招商动态等信息。实行服务对象评议制度,定期跟踪评估涉企政策的落实效果。三要全程护航企业运营。落实属地责任,项目所在地政府全面负责完成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清场等工作;重点建设项目由市级领导牵头、专班推进、专人负责、全程服务,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每月1日至25日为企业安静日,除安全、环保和紧急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检查,不得随意安排企业参加无关的会议和活动。实行“项目警官制”,严厉打击恶意阻工等破坏企业正常建设、生产经营的非法行为。四要打破人才创新要素制约。通过筹建专门科研机构、采取弹性事业编制管理等模式,引进企业急需人才。相关部门要帮助企业搭建技术对接平台,积极促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探索专业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市场化薪酬分配办法,鼓励企业采取加大收益分红、股权激励力度和股票期权份额等方式吸引人才。(记者 樊欣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