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优化营商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厚植健康发展的沃土,是加快濮阳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所在。
即日起,本报开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专栏,集中报道我市各级各部门为优化营商环境而出台的重大政策、有力措施,以及取得的明显成效,敬请关注。
1月29日,记者自市工商联获悉,2018年,市工商联坚持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服务会员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致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等,强化政治引领,积极开展活动,搭建政企平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综合素质。召开民营企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举办全市民营企业“降成本、促转型”财务管理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启动“新生代濮商”培育计划,弘扬光荣传统,开阔青年企业家眼界,打造年轻一代企业家团队。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评选表彰民营企业家,发挥示范激励作用。利用网站、短信、微信平台,通过编印《濮阳商会·政策专刊》等方法,开展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及时传达党和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大力宣传创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增强企业家自豪感和使命感。
深入调查研究,反映民企诉求。召开座谈会,对100余家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企业进行走访,发放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查问卷,就如何降低企业成本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同时,积极参与党委、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和重大措施的制定,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搭建政企平台,构建亲清关系。举办民营企业家迎新春茶话会。搭建维权平台,建立党委政法委、政法机关联系民营企业常态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等单位联合提供精准服务、司法保障,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召开金融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全市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暨普惠金融产品推介会,与建行濮阳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记者 王志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