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陈庄镇是远近闻名的莲藕之乡,也是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近日,记者在陈庄镇采访时发现,这里种植的3万亩莲藕今年又获丰收,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挖藕民工繁忙的身影。
刚挖出的莲藕带着泥土,格外新鲜。
陈庄镇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藕田的沙土地土质肥沃,引黄河水灌溉的莲藕,品质和营养价值非常高。这里的莲藕不打防腐剂、杀菌剂等药物,只依靠泥土保鲜。所以,莲藕是带着泥土出售的。一位来自陈庄镇于楼村的挖藕民工拿着两根刚挖出来的莲藕对记者说,莲藕表面覆盖的薄泥有保鲜、防磨损的作用。莲藕的最佳存放温度是0℃,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可以存放半个月。
根据每人每天挖藕多少计算劳动报酬,多劳多得。
挖藕非常辛苦,同时也是个技术活,不能乱挖。由于天气寒冷,藕田里大约5厘米厚的土层都是冻土,用铁锨挖掉这层土之后,才能看到藕的大概位置,然后顺着藕的长势方向一点点地挖,直到把整个莲藕都挖出来。因为一根藕会有好多节,很长,不小心就会挖断,被挖断的莲藕就不好卖了。
在藕田里挖藕的民工,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他们利用冬闲时节,在家门口帮人挖藕,挣份辛苦钱。挖藕民工在地里忙碌一天,大概能挖250~300斤的藕,每斤按0.5元计算,每天能挣100多元。
为莲藕包装。
近年来,陈庄镇党委、政府以壮大黄河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目标,努力做大做强莲藕产业,推动莲藕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把莲藕产业发展成为全镇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把陈庄镇建成全国著名的莲藕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区。目前,全镇莲藕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莲子20万斤、荷花茶200万朵、莲藕8000万斤,年产值1亿多元。莲藕产业已成为该镇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去年冬天,因莲藕市场价格低迷,每斤莲藕还卖不到1元,陈庄镇的莲藕一度出现滞销局面。今年,莲藕的市场价格恢复正常,种植莲藕的群众都很高兴,莲藕产业再现红红火火的大好局面。
每天傍晚,包装好的莲藕通过电商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为拉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范县莲藕产业品牌,提升莲藕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陈庄镇成功注册了“黄河之莲”商标,产品先后通过河南省莲藕产地、产品无公害认定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同时,陈庄镇积极开展莲藕产品深加工,产品已扩展到藕粉、莲心茶、荷花茶、莲子面条等,初步形成集种植、管理、采藕、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莲藕产业链。
为扩大销售范围,陈庄镇建立了专业莲藕批发市场,努力提高包装品位,使陈庄莲藕走出河南,销往全国。记者在陈庄镇电商销售中心了解到,从2018年12月份起,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都在2000箱以上。随着春节的临近,这里生产的优质莲藕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记者 贺德敬)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