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脱贫路上铿锵前行
——我市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之开发区篇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15 06:44:54   

开发区配图.JPG

开发区胡村乡大村村贫困户到该区农业科技创新园学习蔬菜种植技术。

开发区胡村乡北胡村是该区最偏远的一个村。以前,因为村中不通公交车,北胡村村民出门要到106国道乘坐城乡公交。为方便村民出行,开发区制订了村村通公交促精准扶贫提升工作计划,于去年12月初开通了北胡村至王什的公交线路。

“出门就有公交车,还是带空调的,别提有多得劲了。以后去市里打个零工,就更方便了。”1月13日一大早,提起新开通的公交线路,准备坐公交车去市里打零工的贫困户陈常兴满脸笑容。

如今,享受到精准扶贫政策红利的村庄在开发区还有很多。开发区将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科学施策,贯彻上级指示坚决果断,抓好精准识别程序规范,落实帮扶措施精准有效,投入扶贫资金及时到位,呈现出“识别数据准、帮扶措施实、项目覆盖全”三个工作特色,做到了“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多种产业脱贫模式、贫困村电商服务”三个全覆盖。

驻村第一书记“住”进群众心田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首歌响彻大江南北,人人耳熟能详。而在开发区新习镇西新习村村民的心里也有杆“秤”,这杆“秤”就是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侯元涛。

“找准路子,开对方子,干出样子。”去年年初上任伊始,侯元涛就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很快,动员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发动有经商头脑的村民从事网上销售等金点子,相继被侯元涛提出并付诸实践。随着先行先试的村民找到了致富诀窍,找侯元涛寻求锦囊妙计,逐渐成了村民的习惯,有时候一去就是好几拨人。

“多亏了小侯的牵线搭桥,俺通过发展养殖业,终于摘掉了‘贫困帽’。他可是咱贫困群众的贴心人。”村民胡长义说。

群众的由衷称赞,得益于开发区在党建扶贫工作中的持续发力、综合施策,力促驻村第一书记当好排头兵、领头雁,切实“住”进群众的心田。近年来,尤其是去年年初以来,开发区按照全市构建“双联四推六覆盖”精准扶贫党建帮扶长效机制要求,坚持“严格管理、关心爱护、多方支持、务求实效”的原则,紧紧抓住驻村第一书记这个牛鼻子,深入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变组织优势为扶贫优势,化党建活力为攻坚动力,努力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双推进。

激活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开发区共识别贫困村21个、贫困户1119户、贫困人口2309人。“我们区贫困人口总量虽然不大,但其中存在经过数年扶贫依然贫困的人员,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脱贫攻坚战中难啃的硬骨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大胆创新,着力激活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才能真脱贫、脱真贫。”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就是出路。在开发区的积极推动下,胡村乡大村村通过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有力提升了群众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让贫困户练就了一身造血本领;“互联网+订单种植”发展模式在新习镇西别寨村悄然兴起,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网上卖菜,有力增强了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同时,开发区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全面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为抓手,积极实施产业带动,着力拓宽脱贫致富路径。深入开展“村企联建树党旗”活动,50余家企业与贫困村结成“一对一”共建对子。惠成电子、双发石油、雪汇食品等企业结合自身用工需求,走进贫困村现场招聘,解决了企业用工及农民就业问题,实现了强企富村、村企共赢,为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

精准扶贫搭上电商快车

“一根网线正逐步改变着偏远农村地区的面貌,一个个商务平台正创造着奇迹。精准扶贫搭上电商快车,顺应发展趋势,契合时代要求,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开发区着力发挥电商扶贫作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以区为中心、以乡镇为站点、以村为网格的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不断丰富壮大河南濮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主题,突出抓好精准扶贫、精准招商等“两个精准”。在精准扶贫方面,中国移动在线智慧扶贫项目服务中心成功入驻河南濮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并开发了智慧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市智慧精准扶贫专项小组已迁入园区开展扶贫督导工作,成为我市智慧扶贫的信息中枢。

此外,开发区还探索实施“三送一访”扶贫模式,把农业生产技术、工作岗位和实惠送到贫困村,多方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宣传与推广,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

有了电商这个加速器,当地群众的脱贫步伐愈加铿锵。在开发区农业园区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下,胡村乡西王什村与“首个云平台”实现联姻。目前,通过该电商平台宣传推介,西王什沙地花生等特色农产品被推向全国,为村民解决了花生本地销售价格不高、销路不广的问题。

“点点鼠标,我们种的这些农产品就能卖往全国,电商扶贫这种模式值得大力推广。”西王什村村民吴国元由衷称赞道。(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薛亮 刘涛 张大峰 文/图)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