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丨我所亲历的40年巨变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07 08:04:49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翻天覆地的。

那一年我14岁,在濮阳县新习高中读高二。当时,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并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那一代年轻学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我们的口号,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是我们的偶像。我这个标准的农家子弟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就在那年12月,我参加了濮阳县数理化竞赛,并取得了数学竞赛第14名的成绩。第二年,我顺利考上了郑州大学物理系,是当时全年级年龄最小的学生。可以说,我基本上亲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40年前,我老家所在的濮阳县新习公社土林头大队第七生产队,是农业生产搞得比较好的生产队之一。所谓“搞得比较好”,也仅仅是冬春季节粗粮刚能吃饱。那时的农村,一个劳动日只值3角钱,村民全年很少能吃上炒菜,只有在春节、中秋节能吃上几顿肉菜和肉馅饺子,大部分时间是吃玉米面、红薯面馍馍就咸菜。我们生产队没有拖拉机,只有2台柴油机,可以浇地、磨面,播种、锄地、打药、收割等全靠人力,运输、犁地、打场靠畜力,锄头、镰刀、铁锨、粪耙、桑叉是那时的主要农具。农民一年到头所出的力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想象的。当时,村里刚刚用上了电,电灯泡是唯一的家用电器,但大多数傍晚用电高峰时电不够用,还要用煤油灯。

我在郑州上大学,寒暑假回濮阳时,来回都要过黄河。当时,郑州与新乡之间只有一座非常窄的老铁路桥可供汽车单向行驶,南向行北向停半小时,北向行南向停半小时。因为车少,也不怎么堵车,时速30到40公里的长途汽车也能在大半天之内赶到。

1983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濮阳县子岸公社工作。公社(1984年改为乡)党委办、生产组、供销社、粮所、广播站、邮电所等单位有老式摇把电话,可以互相打电话,也可以与县城单位联系。但如果打长途电话,比如到郑州,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一上午也接不通,而且通话质量较差。公社开大会,通知村干部和不在单位的公社干部参加,都是我们几个比较年轻的工作人员,提前一天分头骑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人一个人地通知,一般一个人要骑四五十里路才能完成任务。如果是在现在,这样的会议通知,用微信群瞬间就能完成。

我父亲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农民,3年前,82岁高龄的他去世了。父亲虽然不识字,但勤劳善良、深明大义。他经常对我讲,共产党的政策真是好,把天下治理得这么好,使村里家家户户都发了家,一多半农户都买了汽车;“种地纳粮”是老年古语,现在,中央不但不让农民交农业税,还发放各种补贴,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领“工资”;上学不花钱,看病能报销,又不用服各种劳役,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的党中央是古往今来各朝各代最好的皇帝也不能比的。”他的话可能不是很恰当,但十分形象地表达出了一个老农民的心声,表达了绝大多数农民对党的功绩、党的政策由衷的赞叹。我们村有不少木匠,几百年来,是方圆近百里有名的手工制造木制耩地耧的专业村。我父亲就是做耧的高手,他做耧又快又好。我查过资料,这种三条腿的用于播种的农具发明于汉代,一直在中国使用了2000年。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逐渐被机播代替。我们村的祖传工艺终于在30年前“失传”了,这种“失传”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40年只是一瞬间。但就是这短短的40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实力进入了世界前列,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的变化前所未有。高速公路、通信、计算机、载人航天、中国制造等取得的成就及高铁等“新四大发明”举世惊叹。我为身处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而骄傲,为身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中国人而自豪。尽管我们现在在经济、社会、环境、党风政风、意识形态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在发展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国际国内敌对势力还会千方百计地阻遏我们的发展。但我们相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勤劳智慧的全国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张成铎)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