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紧扣“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主题,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强化行政执法、提升群众获得感等方面狠下功夫,今年各项业务工作均处于全省工商系统领先地位。
坚持“零见面”目标,打造宽进、快办、便民、公开审批服务模式。该局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领先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方案进度两个月,实现工商业务 “一网办、不见面、一次也不跑”,网上办件率63.26%,居全省第二位;协调银行资金500余万元,购置营业执照自助服务终端,延伸登记触角至银行主要营业网点、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企业集中开办区域,电子营业执照普及率提升4倍以上;规范窗口设置、服务流程,在全市工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登记模式,营业执照当日发放率在90%以上。
坚持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该局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濮阳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和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确立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参与、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涉企信息归集总数33万条,日访问查询量2万次,我市被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全省第一名;对1520户企业进行了实地核查、网络监管和全面检查;认真落实部门间联合惩戒工作要求,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2757条、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6541户;高频次排查互联网、房地产、保健食品、烟草及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监测传统媒体广告57314条次;认真开展“2018网剑行动”,网络定向检测居全省第一位;加大农资、合同案件查办力度,累计抽检加油站108座、成品油189个批次,查处涉农案件42起。
坚持“优服”支持,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该局主动介入项目论证,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小微企业通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进行担保融资、市场拓展,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0件,为企业融资1.68亿元;建立小微企业名录库,提高扶持政策的知晓度、透明度和实施精准度;创新使用电子辖区分布地图、电子通信号码簿和电子消费维权工作手册,12315电话接听率、调解成功率居全省第一位;深入开展“政银合作”,联手银行,为597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9亿元,有效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仅今年第二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2742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148.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14.34%。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