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以攻坚的决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解读之五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7 06:50:48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聚焦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着力制度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真正放出活力和动力、管出公平和秩序、服出便利和品质。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在简政放权和方便群众办事上取得不少成效,但一些单位部门正事歪着办、急事拖着办、难事卡着办现象还时有发生,直接导致政府服务不优、营商环境较差,这是制约濮阳高质量发展的症结所在,迫切要求用重典、出重拳,强行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为濮阳高质量发展厚植竞争新优势。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变革、新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意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真正以“放管服”开启经济发展新引擎。

优化审批流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企业登记注册、注销便利化,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和后置许可事项,2018年,新设企业登记注册4个工作日内办结,简易注销2个工作日内完成。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互认互通。加快“证照分离”改革,允许创办企业注册登记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优流程、减环节、砍材料、压时限。对重大项目实行模拟审批,由“串联”变“并联”,破除各项审批互为前置、条件交叉、互相制约的问题,实现项目开工“零等待”。推行“区域评价”“容缺办理”“多图联审”等创新方式,推进审批事项全部在线办理。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水平,改善抽查形式,推动联合抽查常态化,确保监管公平公正、不留死角。完善企业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推行服务型执法,转变执法理念,寓服务于执法之中,严厉惩治野蛮执法、任性执法、钓鱼执法,倡导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探索建立企业违规公益代偿制度。执法部门作出责令停产等重大处罚前,必须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健全企业安心安静生产经营工作机制,除安全、环保、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外,任何部门不得随意入企调研检查,不得随意安排企业参加无关的会议和活动,不得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强化精准服务。完善落实项目调度和领导分包制度,提高项目周例会质量,重点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疑难杂症”;市级领导、市直部门要联系1至3家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坚持“企业服务日”制度,每半个月至少利用一天时间,由市领导召集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好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利用好24小时企业服务热线、政企通微信群、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企业服务云等,收集梳理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及时转办交办,跟踪问效,限期反馈。实行金融信贷会商制度,根据企业融资需求,由市政府金融办牵头,召集市发改、工信、人行、银监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分析研判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及时研究问题解决办法。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分县区、分行业、分行别落实好会商研究意见。落实“项目警官制”,明确项目联系警官,根据需要设立项目警务室,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欺行霸市、恶意阻工等行为,让企业家在濮阳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健全政府守信践诺制度,凡政府向企业承诺的政策、事项,要坚决兑现,确因公共利益或法定事由需撤回变更的,要对相关企业给予利益补偿,决不允许“新官不理旧账”。(记者 王振巍)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