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亿立方米储气量的储气库群一旦形成,将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存储中心,对于调节冬季民生用气需求、推进中部地区天然气交易中心项目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市现有榆林-济南、中原油田-济南、中原油田-开封、中原油田-沧州等9条天然气长输管道,境内全长428公里,天然气年设计输量80亿立方米以上。今年开工建设的鄂安沧输气管道濮阳支线工程,2019年前后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与文23储气库、榆济输气管道的联通,天然气外输能力将大大增加,这无疑在基础设施方面为今后中原储气库群建设提供了支撑。
有了中原储气库群丰厚的天然气资源做后盾,不仅有助于我市正在蓬勃发展的化工产业,而且对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推进“气化濮阳”工程、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市共建成城镇燃气管网2671公里。全市89个乡(镇、办)已有70个通上了管道天然气,累计发展天然气用户67.9万户,市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8%,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5%,农村地区燃气普及率达60%。我市现有中石化榆济线和中原油田两个气源。2017年全市供气量10.14亿立方米。其中:榆济线天然气供气9.11亿立方米,为全市用气总量的89.4%;中原油田自产商品气1.03亿立方米,为全市总用气量的10.6%,我市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90%。
我市是“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随着“气化濮阳”工程的加快实施,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建成投运,天然气的利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预计未来3年,全市每年将有1亿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增量需求,需求旺季可能会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据市发改委能源办预测,到2020年,全市将新建天然气主干管道148公里,城镇燃气管网580公里,实现天然气村村通,市、县城区天然气普及率98%以上,农村地区天然气普及率达85%,天然气利用规模在12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在13%左右。
在这些数字和现实面前,以文96储气库、文23储气库为龙头的中原储气库群建设,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彰显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