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专职“和事佬” 奏响和谐曲
——我市“1+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运行情况调查

作者:李振涛 通讯员 郭栋 李根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27 07:07:22   

编者按 2013年以来,我市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连续4年领跑全省;2014—2016年,我市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综合考评成绩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今年9月19日,我市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10月20日,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对我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全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顽强拼搏的结果,注定在我市政法事业发展进程中留下熠熠生辉的一笔。  

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平安濮阳、法治濮阳建设中的好做法、好机制、好经验,充分展示我市作为“中原平安高地”的新成效、新变化、新气象,以期创造综治平安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成就。  

“一分钱没花,就把折腾我们两家好几年的事儿给解决了。有了人民调解员,就是不一样!”11月9日,华龙区孟轲乡王庄村村民李某将绣着“公平公正排忧解难”字样的锦旗交到了该乡专职人民调解员耿九增手中。  

2015年年初,李某因翻修房屋与邻居产生矛盾。近3年来,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两家关系还越闹越僵。日前,在耿九增的耐心调解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化解小纠纷,换来大和谐。这是我市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我市着力探索实施“1+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即以矛盾调解室平台为基础,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推进“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逐步形成了多方齐抓、多调联动、多源防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作为一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老兵,耿九增对该项工作有着深刻的认知。他表示,基层矛盾纠纷的起因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为了几十、几百块钱,有的是邻里琐事,还有的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但是,小矛盾不及时化解,就容易演化为大矛盾,酿成大纠纷,破坏和谐稳定。“现在情况不同了。随着咱市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矛盾纠纷调解室已经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人当起了群众身边的专职‘和事佬’。可以说,我们给了群众一个说理的地方,让脸红脖子粗地吵着进来的群众笑呵呵地出去,将不少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耿九增说。  

尝到了调解的甜头,近年来,我市大力完善调解网络,相继在县区、乡镇(街道)、村(居)成立机构,要求县区人民调解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不少于5人,乡镇(街道)调委会专职人民调解员2至3人,村(居)调委会专职人民调解员1至2人。各级专职人民调解员每周进行矛盾纠纷排查,随时调解、上报,建立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矛盾纠纷调处机构“三级联调”机制。  

谈及目前我市“三级联调”的工作成效,在濮阳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多年的王红雨打开了话匣子:“作为我市第一家县级调处中心,濮阳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见证了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调处中心管理、协调、指导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不仅从源头上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还逐渐改变了群众的观念。现在,很多群众遇到矛盾纠纷不去上访、不去打官司,而是选择到调处中心进行调解,基本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群众称赞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这正与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不谋而合。”  

如果说我市的三级矛盾调处机构是一面面“防火墙”,那么“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等机制的建立,使得诉调对接中心等机构变成了一个个“稳压器”。  

近日,在台前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该县王女士说:“我原以为,不离婚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可经过法官仔细地开导,才知道我们的婚姻还没走到尽头。我决定撤诉,这婚不离了。”原来,王女士几天前来到台前县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原因是其丈夫玩心太重、不顾家庭。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了解王女士及其丈夫,感觉两人的感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于是建议他们到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调解,最终挽救了这桩濒临破碎的婚姻。台前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主任史晶说:“诉调对接中心的成立,使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职能,转而升级成为集诉讼服务、案件分流、多元化解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诉前阶段和萌芽状态。”  

此外,为化解特定行业、专业领域出现的难点、热点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市还在医疗、教育、征地拆迁、劳动人事争议等矛盾纠纷高发领域,成立了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目前,我市建立了以县区为枢纽、乡镇(街道)为主体、村(居)为基础,专业性、行业性调解机构无缝衔接、协调联动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格局。在我市,小到邻里口角、赡养老人、夫妻拌嘴,大到土地边界、工伤赔偿、房产纠纷,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员。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911件,化解16491件,调处成功率达98%。在我市各行业、各领域专职“和事佬”的努力下,矛盾纠纷的阴霾正逐渐消散,“解决纠纷就到法院打官司”的观念正悄然发生改变,一曲曲邻里和睦、家庭和美、民风和畅的和谐乐章正在龙都大地奏响。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