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水清岸绿美景来
——华龙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18 01:45:38   

株株绿树立于河畔,尾尾游鱼摇曳水中,清澈的河道宛如一条玉带,静静地穿城而过;河畔游人沐浴在微风暖阳中,赏绿树碧水,听鸟叫虫鸣。9月15日,记者沿马颊河(市城区中原路至任丘路段)一路走过,一派和谐景象映入眼帘。

近年来,举全市之力落实好碧水工程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任务。能否更加清醒地识“水性”、除“病根”,能否更加坚定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直接影响治水成败。在这一背景下,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及时调整治水策略,于今年7月起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着力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自河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华龙区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压实工作责任,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质量,基本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华龙区河长制各项工作均领跑全省,河道管护力度不断加大,全民治水氛围愈发浓厚,水环境质量逐步趋向良好,得到水利部的高度认可。

建成区乡村三级河长体系

河长制是地方党政领导担任河湖长、落实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的一项创新制度。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动员会后,华龙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出台《华龙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成立华龙区河长制办公室,并召开全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动员会,河长制在华龙区全面铺开。

华龙区境内有省级河道1条、市级河道3条、区级河道2条、乡级河道18条,其中马颊河、澶河(老马颊河)、濮水河为主城区河道,河道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全区共设置区级河长7人、乡级河长34人、村级河长71人,明确相应督导员、巡查员,并在河道两岸醒目位置竖立河长制公示牌,方便群众监督举报。

在按上级要求建立河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查、考核问责和激励、验收等制度的同时,华龙区结合工作实际,增加部门联合执法、重大事项报告、局际联席会议、河长巡查等制度,基本形成区级河长牵头负责、乡级河长具体领办、村级河长日常管护的区乡村三级河长体系,明确对口协助单位协调推进的工作职责,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规范入河排放口监管是根本

水的问题,根在岸上。加强对入河排放口的监督管理,对保护水生态、保障防洪和工程设施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做好该项工作,华龙区以河长制破题,在每个入河排放口处设置标识牌,统一标注排污口名称、责任单位、管理单位、管理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这些标识牌犹如入河排放口的“身份证”,一旦发现河道排放异常,就可及时追溯、倒查问题,有效控制污染物入河。同时,华龙区进一步规范了入河排放口档案,加强了对入河排放口的日常管理,制订了突发水事案件应急预案,一旦有非法排污、水污染等事件发生,将立即启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护河员制度打通治河“最后一公里”

护河员制度是打通治河“最后一公里”的根本保证。护河员不但是保洁员,而且是环保知识宣传员、违法行为监督员。在日常巡河过程中,全区涉河9个乡镇办149名护河员在重点清理水面漂浮物及河岸、河坡垃圾的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河道环保知识,提高居民对河长制工作知晓率,并及时发现、制止涉河违法事件,有效提高了群众维护河道清洁的自觉性,在全社会营造出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8月19日,人民办护河员在巡查期间发现,市城区濮上路一施工工地违规将泥浆水排入濮水河中。发现问题后,护河员及时制止了这一违法行为,并现场督促施工人员对河道两侧卫生进行清扫。人民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施工方上级单位反映情况,施工方及其上级单位负责人均承诺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为进一步加强对护河员的管理,区河长办出台了护河员管理办法,着力做到“五个保证”,即资金保证、人员保证、工作时间保证、工作质量保证、管理保证,并加强对护河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力有序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开展。

风景美如画,未来尤可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华龙区河长制各项工作将再上新台阶,向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治理目标扎实迈进。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