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以来,我市评选表彰市级“五好文明家庭”382户,“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30户,爱岗敬业、邻里互助等10类“最美家庭”300户,“和睦家庭示范户”60户;10户家庭被评为省级“和睦家庭示范户”,尚素爱家庭入选河南省“最美家庭”;李贵美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项殊荣……“文明新风已吹遍龙都大地,进入千家万户。”9月14日,市文明办负责人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近年来,我市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着力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引领广大家庭树立文明家风,践行文明风尚。
加强领导统筹部署
2016年4月2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动员会,对全市文明家庭创建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我市成立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濮阳市家庭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文明办设立办公室,负责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统筹谋划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学校、文化讲堂等为阵地,设立各级各类家庭教育学校1912所。
为不断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制度化,我市先后印发《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濮阳市首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的通知》《关于举办濮阳市家庭文明建设巡讲报告会的通知》《关于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有力促进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活动引导激发热情
专家学者引路。我市组织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组建濮阳市清源志愿服务队,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巡讲巡演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巡演巡讲活动188场。省优秀廉政戏剧《全家福》来濮巡演,连续演出7场。台湾知名学者、朱熹第26代嫡孙朱高正教授到濮作《从〈朱子家训〉汲取修身养德智慧树好家风》专题报告。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任大援作《家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报告,深刻阐述如何涵养优良家风、增强文化自信。
社会广泛参与。我市把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幸福家庭日”,已开展活动17次,组织幸福家庭日公益沙龙10期;组织100个家庭共同参与爱心传递公益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组织学校和全社会家庭广泛参与“我的幸福家庭”有奖征文活动,并进行了表彰奖励;在市广播电视台开办家风专题栏目,已有15名领导干部接受访谈。
彰显优秀家风。全市征集家规家训40余条、家风故事240余篇,并汇编成册。市廉政教育基地布置中国传统优秀家规家训家风展厅,5万余名党员干部和家属到基地参观。2017年5月,我市新评出50个市级文明家庭并进行表彰。在农村,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评出“星级文明户”3.2万户。
立足家庭探索创新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创建文明家庭要从孩子开始抓起。
我市立足家庭主阵地,积极探索“家庭志愿”模式,倡导一个学生带动两个以上家长注册志愿者,促进家长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传播文明、保护环境、扶贫济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做表率,让孩子从家长的精神风貌中学到做人真谛。
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这是开展家庭教育的一个很好尝试和创新,也是有效地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全市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注册的家庭志愿者有20万余人。
从推选“全国文明家庭”到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再从一个个“孝老爱亲模范”到“好媳妇”“好婆婆”“美德少年”……家的温暖如阳光般弥散在龙都大地,好家风支撑起良好社会风尚,为赶超发展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记者 王志浩 实习生 孟汶娟)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