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补上了党员干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党建专家甄小英表示:“这是基层党建的伟大创新,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远见之举。”
1年多来,来自全国16个省140个县的1.4万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到此培训。大家纷纷表示,在这里学到了“真经”,听了“很解渴”。
它,就是位于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
追时代之问,补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8月25日下午,2017年河南省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圆满结业,来自全省18个省辖市的218名村党支部书记接受了为期5天的培训。新乡市新乡县合河乡西元封村党支部书记王林虎激动地说:“我当村支书20多年了,像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还是第一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乡村干部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特别是农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领头雁”队伍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有60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河南省有4万余名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任务能否按时完成、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特别是农村党支部书记能否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如何有效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以“领头雁”带领“群雁”一起飞,成为时代之问。
李连成是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20余年来,他带领西辛庄村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全国文明村”,他所提倡的党员干部要有“吃亏精神”深得民心。
2015年9月,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充分发挥李连成这个优秀典型的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一所专门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2016年3月,学院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5月21日,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主任陈燕楠专程到学院调研并为学院揭牌,掀开了培训全国农村“领头雁”的序幕。
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学院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17年6月,省委书记谢伏瞻到学院调研时说:“哪个地方支部建得好、支部书记优秀,哪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比较好。加强支部书记培训,就要用李连成这样的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现场教学。”市委书记何雄表示,创建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既激活了农村基层党建这个微循环体系,又把干部培训链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有效发挥了以李连成为代表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典型群体的优势,为训优建强农村“领头雁”做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焦裕禄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廖海敏参观学院后说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创新的程度这么大,二是没想到资源挖掘、整合得这么好,三是没想到这么接地气。新华社记者采访团蹲点采访了2天后,称赞学院补上了党员干部教育“最后一公里”。
创新办学院,为村党支部书记送“真经”
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一期建设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可一次性培训学员300名,年培训能力1万人次以上。提起学院,李连成兴奋得就像提到了自己的孩子:“这么多年来,我们这些村党支部书记很想在一起交流,但是没地方。现在可好了,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提高。”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培训?谁来培训?怎么培训?面对一系列问题,学院上下经过多次研讨和认真思考,决定立足濮阳、面向河南、放眼全国,坚持“唯有专一才能专业”和“针对性、实践性、互动性”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办学新路子。
为学员定制“特色菜单”。围绕农村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管理、储备等环节,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为农村党支部书记量身定制了李连成吃亏奉献精神、产业智慧扶贫、产权制度改革、魅力村镇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实务等5大“特色菜单”,着力将学院打造成最专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中心、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成长研讨交流中心、新型乡村建设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基层党建和农村发展先进典型孵化基地。
支书教支书、同行学同行。来学习的村党支部书记来自全国各地,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院选择在实践与互动中办学。“与连成面对面”、“U形岛”教学、村党支部书记论苑、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访谈等精品课程,支书与支书面对面交流、同行与同行共享心得,形成共振共鸣。为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学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用问题倒逼培训,在办班筹备阶段收集学员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培训专题,依据培训专题确定研究课题,用学员的话题支撑研究课题,形成问题、专题、课题、话题“四题”融合的教研模式。
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实践性很强,不能闭门造车。学院把濮阳农村改革发展、基层党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打造成现场教学点,“侯庙镇产业扶贫”“濮阳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76个现场教学点,让学员真正学到农村改革发展一线的内容。大地当教室、村庄做课堂、经验变教材,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回去能用得上。与此同时,学院还走出去,在市外开发了红旗渠、新乡先进群体等教学点,形成了“三纵三横”6条精品实践教学线路。
在办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授课面更广、更接地气,学院坚持开门办学,面向全国选聘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既有接地气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又有大视野、接天线的专家教授,还有懂业务、懂政策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00余人的教师队伍。学院还让学员对教师授课水平进行测评,确保站在讲台上的是最受欢迎、最优秀的教师。
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直接传达到了基层,贯彻落实到了农村,成为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新平台。山东省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林园村党支部书记王秋祥接受培训后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有针对性,听了很解渴,让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学到了‘真经’,真正感受到了村党支部书记这个活儿该怎么干、怎么能干好。”
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还狠抓跟踪服务,不断巩固扩大培训成果。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学院对参训学员及其所在村的情况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建档立卡。依托各方面力量,组建近千人的帮扶团队,长期跟踪服务,帮助学员解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学院与学员、专家教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切实发挥了学院的桥梁纽带作用。
培训见成效,“领头雁”引领比学赶超热潮
从办学实践来看,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已收到良好效果―――
1年多来,学院累计举办培训班177期,培训范围涉及广东、海南、内蒙古、江苏、陕西等16个省,其中仅培训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就有7000余人。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精准管用、生动实在,经验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不虚此行。
我市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眼界得到很大提高,涌现出了100余名“李连成式”的“三有三带”农村党支部书记,形成了头雁展翅、群雁高飞、比学赶超的“雁阵效应”,引领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的经济总量、人均数量、发展质量增速迈入全省第一方阵,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精准扶贫等走在河南省前列。
学院还为学员们架起了一座合作共赢的桥梁。开发区马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建国在参加培训时,了解到陕西省铜川市袁家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关中印象”乡村旅游,实现了大发展,随即组织村民到袁家村实地考察、对接洽谈。目前,马辛庄村正按照袁家村模式开展村庄规划,已投资5000余万元,着力打造“世外桃源”式的美丽乡村。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苏堂村党支部书记刘增民到华龙区“丰地”葡萄种植基地学习培训,回去后与该基地联系并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在苏堂村已开始大规模种植葡萄。吉林省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国柱和海南省琼中县什寒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康在培训时相识,俩人通过沟通对接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联手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前什寒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最美乡村”。
锻造主心骨,育强“领头雁”。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全力培养一大批带领群众永远跟党走、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带头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期比一期精彩,在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方法的路上,铿锵向前,谱写更多传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