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38.6亿元,同比增长8.4%,居全省第8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0.7亿元,同比增长12.8%,居全省第5位;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39.5亿元,同比增长11.4%,占GDP比重32.4%;地方工业发展较快,完成增加值375.5亿元,同比增长9.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127.7亿元,同比增长11.3%。
喜人发展局面的取得,得益于今年年初以来,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打好“四张牌”要求,突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以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重塑产业链、价值链,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积极培育网络经济,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转型升级一直在路上
产业转型升级,实质上是通过市场重新洗牌,不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和投资主体,是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和内驱力之所在。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企业瞄准产业发展方向,追踪产业前沿动态,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力争在优势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块块废旧铅蓄电池,经过破碎、水力分选、脱硫、结晶等多道工序,“重生”的有用材料又被送上全自动生产线,开始新一轮循环。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的循环化生产模式,有力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以裂解乙烯的副产品碳四、碳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合成工艺,顺利转换成LED封装材料必备的顺酐酸酐类产品,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点“碳”就能成金。
瞄准生物基材料制高点,濮阳龙都天仁生物公司生产的聚乳酸地膜可实现完全降解,解决了“白色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这种地膜已出口到荷兰用于种植郁金香。
塑料能防弹吗?能!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工程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无纬布,叠加十几层后,就具备了防弹功能。
濮阳汉阳电子有限公司是华龙区引进的一家韩国独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线束等汽车线路电子产品。今年年初以来,一件件烙上“濮阳印”的汽车线束,相继漂洋过海,走进了韩国现代、起亚等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车间,并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韩国客户的称赞。
不少业内人士坦言,我市企业纷纷投身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我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始终把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地位,制订出台一揽子举措,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围绕转型升级,今年我市试行了市级创新主体备案制度,分层次、分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完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因企施策,补齐短板,协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促使其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企业。
围绕转型升级,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濮阳市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明确了我市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具体任务,旨在加快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围绕转型升级,我市研究制订了《濮阳市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方案》《濮阳市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攻坚方案》《濮阳市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三个攻坚方案,着力为企业松绑降本、减负增效,确保国家、省和我市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围绕转型升级,我市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形成我市未来发展战略支撑。在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基材料,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示范市的机遇,实施好永乐生物L?D乳酸、龙都天仁聚乳酸树脂等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打造生物基材料基地。
转型升级,我市处处奔涌动力源。
文化旅游产业吹响嘹亮号角
走,到班家耕读小镇逛逛去!今年“五一”过后,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班家耕读小镇成为我市最火热的休闲观光地。
班家耕读小镇按照我国北方传统民居“街―坊―院”形态布局,以传统耕读文化为主线,以濮清南水系、桑蚕文化园、四季花海、耕读楹联长廊、耕读文化体验园、龙都美食街等为依托,把读书与劳动、学习与游乐相结合,将传承耕读文化与记忆乡土民情、亲近人文自然与接受科普教育相融合,高标准打造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田园休闲、生态度假、寓教于乐为一体的亲子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效果如何,人气最能说明问题。今年端午节期间,班家耕读小镇推出的民间文化专场、演艺专场、变装巡游专场等活动精彩纷呈,累计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
班家耕读小镇引爆我市旅游市场的背后,得益于我市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持续发力。今年年初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各级各相关部门依托我市独特的文化和生态资源,按照“让城市更有文化、让文化更有价值”的思路,围绕“游龙都、看杂技、赏黄河、品美食”宣传主题,着力打造“五彩黄河”精品旅游带,完善提升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开工建设东北庄野生动物园,强力推进滨河特色商业街、澶州州署复建等项目,迅速掀起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热潮。
提起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就不得不说作为城市名片的大型杂技精品剧目《水秀》。
来自河南省杂技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新版《水秀》自今年5月18日正式上演以来,1个月就吸引了晋冀鲁豫四省近4万名观众前来观看。
据河南省杂技集团负责人介绍,新版《水秀》演出1个月来,外地观众的数量明显增加,占全部观众的三分之一以上,端午节期间的外地观众更是超过了一半。这些外地观众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自驾游的方式来濮阳观看演出,显示了濮阳杂技文化旅游的强大吸引力。同时,河南省杂技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今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了“濮阳水秀团队走进安阳”活动。尽管在室外演出,受到舞台、机械等方面的限制,以及酷热、风向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只能以平面杂技节目为主,但是,水秀演艺团队在安阳的2场精彩演出还是吸引了数万名观众,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掌声、喝彩声连绵不绝,在古城安阳掀起了一股“濮阳杂技”热潮,也为广大安阳市民献上一道丰盛的端午节文化大餐。
此外,为迎接“全民旅游”和“高铁时代”的到来,在加快现有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我市还谋划了一批对濮阳未来文化旅游产业走向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和经典线路,将把全市文化旅游景区连点成线,打造一批1至2日游、周末微旅游和周边精品游线路,刺激“8小时+”多元次消费,充分拉动旅游经济,对鲁西、冀南、苏北等周边地市游客形成核心吸引力。
如今,文化旅游产业正如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给濮阳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濮阳制造”搭上电商快车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撬动了一条产业链。多年前,大多数人都想不到,传统商品的买卖行为,一旦注入了互联网技术,会带来一次颠覆性的改变。
电子商务的燎原之势,也蔓延到了我市。走进濮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各个电商企业的员工点着鼠标忙着接单下单,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距濮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百公里之外的台前县电商物流基地里,一辆辆进进出出的货运车辆,忙碌装卸货物的人群,让这个电商物流基地充满着蓬勃生机。
现如今,电子商务在我市风生水起的事例还有很多。来自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6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网络零售额完成26亿元,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8%。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电商主体培育工程、电商园区建设提升工程、电商示范创建工程、跨境电商提升工程、农村电商巩固工程、社区电商完善工程、特色产品上行工程、万人电商培训工程、基础设施强化工程等“九大工程”,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电商、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为使电商企业尽快在我市形成集聚效应,我市一方面大力引进阿里、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本土企业电商化发展,积极引导鼓励传统企业触网转型,不断探索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经省商务厅认定备案的电商企业208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数量达到5家,桃园健民、绿宇泡棉、金蝉电器等一大批传统企业通过“触电”营销,不仅扩大了市场、提高了销量,更实现了从“把产品卖给经销商”到“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重大转变,大大增加了企业利润。
尝到电子商务甜头的,远不止这些传统企业。为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作用,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市商务局按照《濮阳市农村电商扶贫支持办法(试行)》及实施方案要求,从支持扶贫电商网点、物流配送网点、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和电商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等方面,对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工作进行资金扶持。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在40个贫困村建设了电商扶贫服务点。同时,市商务局积极联合农牧、扶贫、邮政、团委等部门,依托京东商城、苏宁云商、拼多多、邮乐网等电商平台,组织开展“滞销农产品爱心行动”“台前樱桃节”等活动,大力推动我市莲藕、樱桃、鹅蛋、大蒜、洋葱等特色农副产品上行销售,有力发挥了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新常态引领新发展,新理念孕育新势能。电子商务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我市新一轮赶超发展的新引擎。
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涉及种植结构的调整,更主要的是如何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能。
“不用土就能长出西红柿,产量比我棚里的还高,这下真是大开眼界了。”说起位于王助镇的开发区农业科技创新园,已经多次到此参观学习的王助镇王李拐村蔬菜种植大户杨国田赞不绝口。
开发区农业科技创新园概算投资1.38亿元,分为农业新品种孵化区、设施栽培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农业高新技术展馆区、农作物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区域,全部建成后将在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成果转化与运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据开发区农业科技创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增加了种植密度,园区一个棚的收益最高可达到5个普通棚的收益,因此吸引了不少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
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濮阳县梨园乡汇源集团百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只见一座座巨型自动喷灌机伸出300多米长的“手臂”,滋润着茁壮生长的牧草;一声吆喝,羊群便如白色波浪一般向前推移。
“以前,我们滩区农民靠天吃饭。如今,政府帮我们脱贫致富,引来这么有实力的企业,滩区老百姓的日子有盼头了。”在此务工的农户席云菊在接受采访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只是我市着力推进农业提档升级的一个真实写照。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基地”的模式,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水稻、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优质瓜菜“六优”农业,加快农业向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四化”方向转变。
此外,我市还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以做强传统优势农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打造规模养殖、特色种植等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建成50个现代农业园区。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对此,我市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好政策带来大发展,一批发展起点高、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我市相继涌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旅游休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借鉴和吸收外地乡村旅游的经验,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累计谋划建设了具有乡土风情、景区品质、文化特色的红色村庄、杂技小镇、荷花小镇、花卉小镇、水美乡村、香瓜小镇等精品村27个。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今日的濮阳,正在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道路上,大胆尝试、阔步前行,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