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最大的期望就是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将来有出息。抓好教育这件事,就抓到了百姓心坎上。”前不久召开的全市项目建设观摩暨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市委书记何雄强调要多做纾民忧、解民困的好事实事,用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关系个人前途和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在当前全市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的关键时期,我市积极探索把教育发展的“红利”惠及民生、进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通过抓好教育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既重民情、顺民意、暖民心,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中,我市充分发挥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深化教育改革,坚持规划先行、多措并举、内部挖潜、扩建增容,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公平。从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全面改薄”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从城镇学校扩容工程、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布局优化调整,再到“特岗计划”、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等,在顶层设计上都坚持了着眼于问题导向,着力于全面提升,目的就是给所有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实现“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地方是校园”的教育梦。
如今,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市城区学校建设强力推进,县区学校建设步伐加快,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旧貌换新颜,一届届学子茁壮成长……这是我市以标准化学校建设来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增强群众获得感的真实写照。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我市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内涵提升,用先进理念引领教育的发展,在加快教育优先发展上下功夫,在加速推进教育改革上下功夫,在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2017年,我市继续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把学校的规划建设放到城乡规划的大格局中去落实,切实做好学校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扩容提质增效这篇大文章,目前市城区开工建设的26个教育项目、农村学校240个“全面改薄”项目正有序推进。与此同时,我市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革,着力培育优秀教师团队,改进育人方式,增强教育发展支撑能力,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是最大的民生。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相信,教育必将彰显强劲的拉动作用,推动濮阳经济社会新一轮赶超发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