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千里长渠比作纵卧在华北平原的一条长龙,那么,位于濮阳县渠村乡的渠首取水口可以称之为“龙头”。在眼下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渠首引黄闸的建设情况如何、能否保证按时顺利通水,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8月1日上午,记者专程赶往渠村乡进行探访。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段的引黄闸建在渠村泄洪闸东侧的黄河大堤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把大堤挖开,砌好穿堤而过的水泥导流槽后,再把土方回填,恢复大堤原状。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大堤被挖开的土方已全部回填,设计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的6孔引黄闸主体已经建成,工人正在闸门上部的脚手架上进行最后的收尾施工。引黄闸面向黄河一侧的水泥导流槽和两边的护坡也已基本完成,负责工程建设的河南省中原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搬运石块,对水渠底部进行硬化加固。雨后,天气闷热,施工现场像个大蒸笼,工人身上的工衣被汗水湿透,脸上的汗珠不停地滴落……
一名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所有参建人员每天吃住在工地,加班加点、
昼夜奋战,就连春节也没放假,工期最紧的时候实行三班倒,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工程建设,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95%,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只要能按时完成向白洋淀和雄安新区送水的任务,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一名建设工人说。
为确保工程质量,建管单位专门成立渠首建管处,负责工程建设管理。除严格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外,还选派精干力量对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节点进行24小时旁站监理,确保工程内实外美。渠首建管处副主任郝中州说:“尽管近期一直面临重重困难,但施工进度按时间节点高效推进,各部门加强协调、通力合作,确保按时开闸通水。”
站在引水闸旁的大堤上放眼南望,一渠清流已与黄河实现对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线竣工后,黄河水将从这里缓缓北上,润泽豫冀大地,助力雄安新区生态建设。(记者 贺德敬摄影报道)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