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济高铁濮阳站顺利开工奠基,沿线地上附着物清点已完成;106国道(濮东办辖区段)、盘锦路拓宽改造已完成,五一路东延、黄城南路建成通车,东濮路正在进行主路面施工;龙湖澜岸、东湖湾、君悦兰庭、丽景上品等商住项目拔地而起,文化苑、花半里、君恒悦海棠等商住项目纷纷抢滩登陆;濮东消防站项目开工奠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109亩土地征地款已发放完毕,地上附着物清表工作大头落地;东干城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供水排水管道正在安装,二期正在推进……一条条道路、一片片厂房、一幢幢高楼,筑起城市的骨架,描绘城市如诗的画卷。而绘就这幅壮丽画卷的能工巧匠,就是华龙区濮东街道办事处全体干部职工。
作为华龙区最年轻的基层办事处,7.8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濮东办60余名干部职工承担了方方面面的工作,撑起了小到保证油盐酱醋茶的食品安全,大到包含市政道路在内的21个重点项目的改建、扩建顺利推进。
根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只为让鲜花开得更加美丽。濮东办干部职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只为争做濮东大地发展排头兵,打造濮阳赶超发展增长极。近年来,华龙区濮东办在党工委书记刘冰的带领下,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遵循,以打造“肯付出、敢作为、勇担当”的实干型干部队伍为目标,讲团结、抓队伍,讲奉献、抓服务,讲担当、抓项目,提高了全办干部职工的精气神,锻造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濮东铁军。
书记挂帅作示范
作为华龙区工业项目入驻的主要承载地,保障用地需求成为濮东办日常工作的“重头戏”,也是摆在濮东办党政一班人面前必须破解的难题。刘冰到濮东办就任第一天就提出,要挂帅出征,带头当好项目书记,向全办干部职工响亮地喊出了“向我看齐”。
2017年,濮东办共承担着21个重点项目推进的任务。其中,省、市重点项目9个,区级重点项目12个。为保证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濮东办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指挥长的重点项目指挥部。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头人,刘冰每天7时30分准时出现在指挥部会议室,用实际行动以上率下,带头践行“精诚团结重实干,争当先锋勇向前”的濮东精神。
以刘冰为领头雁的濮东办干部职工,凭着这股韧劲、这份真诚,发扬干事创业的濮东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实干与担当,谱写着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新篇章。濮东办党工委副书记张聚刚老当益壮,顶烈日、冒酷暑,深入一线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党政办主任宋军民身兼协税办主任、土地所所长等职务,身先士卒,及时总结,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激活濮东办的正能量与创造性;督查室主任董玉尚连续20余天奔走在各个项目施工现场,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条朋友圈,诉说着一个铁汉的柔情―――“多想回家看看孩子”;包村干部楚克勇每天从老西环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从不迟到早退,用爱岗敬业挥洒他的青春汗水……他们就是濮东办快速推进各项工作的急先锋。
誓与高铁比翼飞
郑济高铁,濮阳人民盼望已久。如今,郑济高铁真的来了。郑济高铁过境濮阳,为濮阳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个濮阳为之沸腾。据了解,郑济铁路在濮东办境内的线路长度为2.3公里,新征和临时用地面积合计902亩。
7月8日上午,接到区委、区政府清点评估任务后,濮东办当日下午便迅速行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等诸多困难,他们战高温、冒酷暑,以舍我其谁、担当奉献的忘我精神向清点评估任务发起“冲锋”。
张聚刚负责15个重点项目,千头万绪之下,仍以坚强的毅力、饱满的士气,日夜操劳,盯紧不放;办事处党工委委员、黄城段负责人张方春高烧38.5度,在村卫生室打针后继续工作;四季果岭社区居委会主任、宗昌湖段负责人郭循择,耐心讲解政策致声带沙哑难发声;黄城村党支部书记项玉峰老当益壮,冲在最前沿毫无怨言;宗昌湖村党支部委员宗丙洋,深入一线勇担当敢作为。11名草帽小分队队员,穿树林、进舍棚,在田间地头被蚊虫叮咬得满身红肿,天色已晚依然工作热情不减,争分夺秒完成清点评估工作,完不成当天的任务决不收兵。
7月8日下午,濮东办联合中铁三局、区财政、区发改委、区国土局、区规划局,以及评估、勘测等部门单位3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3个清点组,进驻现场进行清点。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吃住在现场,仅用4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400余户900余亩土地的清点评估任务,用行动创造着“高铁速度”,诠释着“濮东精神”。
草帽大军势不可挡
106国道土地一级整理项目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是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的重点工程,也是濮东办成立以来承担土地整理面积最大、涉补涉迁投资最大的一号拆迁工程。面对这场大战,濮东办干部职工无所畏惧、任劳任怨,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勇往直前,势不可挡。
“这次拆迁工作量之大,涉及群众之多,面临情况之复杂,推进战线之长,在濮东办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濮东办主任李本刚在全办服务106国道拓宽改造建设动员大会上说,“这也是一次机会,一次考验我们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一次机会,一次衡量我们敢不敢于担当、有没有奉献精神的一次机会。”
六月的濮阳,天气格外炎热,烈日下站一会儿,身上的皮就像被扒开了一样,李本刚心疼自己的“兵”,特意嘱咐后勤保障小组为106国道土地一级整理项目指挥部10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配备一顶草帽,希望能为他们减轻一丝酷热。现在,略显松垮的短袖衬衫、沾满泥点的裤腿、头戴草帽,就是濮东办工作人员最常见的打扮。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穿梭于田间地头;顶烈日、冒酷暑,为推进106国道土地一级整理项目建设挥汗如雨。他们,就是濮东办草帽大军;他们,用前所未有的大气魄、大手笔,唱响了魅力濮东的奉献之歌。
在拆迁中,如果政策透明度不高,最先搬迁的“老实人”往往会吃亏,最后搬迁的“钉子户”反而得利。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濮东办全力推行“阳光拆迁”:拆迁政策让利于民,拆迁信息全面公开,补偿标准一以贯之。濮东办草帽大军严格遵循把握政策严、清点补偿严、节点意识严、作风纪律严的工作态度,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声音传到户”,严格执行补偿标准,绝不让第一个签订协议的少得一分,也不让最后一个签订协议的多占一毫。截至目前,濮东办已清点土地1591.33亩,正在全力推进。
砥砺奋进铿锵前行
在濮东办,党工委书记、主任上阵挂帅,中层干部主动担当急先锋、二传手,年轻同志勇当主力军,自觉走入基层、主动融入项目,超前谋、主动谈、牵头抓、督促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人人争当项目先锋”成为了濮东办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势如破竹。
成立4年来,濮东办凭借着这份实干精神,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征途中一路踏歌而行。2017年,在项目建设的光荣榜上,有这样几组数字:在刘冰的带领下,濮东办仅用4天时间完成了涉及900余亩的郑济高铁项目地上附着物清点;106国道一级土地整理项目18天清点完成1583亩;盘锦路拓宽改造项目17户宅基拆迁仅仅用了20天的时间;30余天完成了80%供热管网项目全线清障工作,开挖长度近4公里,铺设管道近2公里。
项目建设宛如一部发展大戏在濮东大地上演。今天,当我们以快进的方式回放这部大戏时,能够撷取欣赏的,只是一个个精彩的镜头。
近一年来,濮东办干部职工从宗昌湖田间96亩踩泥定界到106国道清点评估,从大辛庄拆迁一线到供热管网破土动工,以淳朴憨厚的形象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从走村串户发现问题,到深入田间解决困难,从指挥部的早部署、午实施、晚总结,到街头巷尾的文明宣传、劝人向善,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
今天的濮东办,正在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空前高涨的创业激情、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奋战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广阔舞台上,为全面建设“创新之区、引领之区、生态之区”策马扬鞭。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