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滔滔的黄河水一路北上,缓解河北用水之困,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是国家实施的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承载的责任和梦想。在梦开启的地方,渠首濮阳,一幅建设水生态走廊、打造北方水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水是城之源,更是城之魂。建设生态城市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良好的水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紧抓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重大机遇,以水为媒,全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把濮阳打造成为北方水城和生态宜居之城。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我市的水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破坏。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总干渠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8322万立方米,对逐渐恢复地下水平衡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外,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运行后,干渠水位抬高,将大大改善向濮水河、龙湖补水的条件,在我市西部形成一条亮丽的水生态走廊,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将把龙都濮阳映衬得更具魅力。
按照“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谋求水经济”的思路,我市以现有城市河道为基础,通过提升、改造、延伸、新建,顺河扩水造景,正在构筑“九河贯城、九湖映城、五泽(湿地)润城”多环成网的城市生态水系。“九河”指的是濮水河、马颊河、澶河(老马颊河)、濮阳河(第三濮清南干渠)、濮上河、顺城河、卫都河、金堤河、清河;“九湖”指的是西湖、东湖、西水坡水库、濮上湖、濮东产业集聚区龙湖、清丰县明月湖、皇甫人工湖、中原路人工湖、工业园区人工湖;“五泽(湿地)”指的是金堤河湿地、顺城河湿地、净湖湿地(引水闸湿地)、澶州湿地(老马颊河湿地)和商务中心区湿地(马颊河湿地)。如今,市城区河道景观蔚然形成,河湖相连、城水相依、灵韵秀美的城市环境蓝图正从纸上落到地上,龙都百姓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碧水、蓝天、绿地带来的生态红利。
生态红利不仅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濮阳整体形象,还将带来更大的发展活力。水是资源,更是财富。为老百姓引来一城活水,为子孙后代留下生态财富,濮阳以水为墨,画出的生态城市建设新画卷,必将换来产业兴旺、百姓富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