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濮阳的工业效率、工业生态竞争力,位居全省第1名;濮阳的工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第8名,比去年同期前进5个位次。这是6月19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河南工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17)》上的信息。
《河南工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17)》是在搜集《2016河南统计年鉴》中18个省辖市工业发展有关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工业竞争力分项得分和综合得分,全面分析了2016年河南工业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特点,并对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预测。在河南区域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面,我市得分72.832,位居全省第8名,前进5个位次。在工业效率竞争力方面,我市得分为7.249,位居全省第1名。从具体指标看,我市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15241元/人年,居全省18个省辖市之首,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分别为7.65%和17.45%,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在工业生态竞争力方面,我市得分为10.874,位居全省第1名。从具体指标看,我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了22.8%,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工业经济,持续走转型升级之路,淘汰落后产能,借力“互联网+”发展新动能,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崛起的基调;源于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制订措施、紧密对接、贴心服务,为全市工业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顶层设计定乾坤。2016年年初以来,我市先后制订系列措施,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市政府定期组织经济运行分析,加大运行监测分析力度,强化运行协调调度,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研究解决,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掌舵导航。实施“百强企业培训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努力实现工业高质量、有效率、可持续发展。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48.7亿元,同比增长9.1%。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30.68亿元,同比增长7.7%。
优化结构增动力。先后印发《濮阳市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方案》《濮阳市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攻坚方案》《濮阳市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产品层次,推进企业智能化发展。2016年,全市83个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占年计划投资额的121%。今年前5个月,全市87个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30.03亿元,26个项目竣工投产,提升了新产能。围绕石油化工、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羽绒及服饰加工等优势产业开展大招商,不断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前5个月,我市工业招商共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3个,签约金额240亿元。此外,我市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生物基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我市关闭了2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取缔了1984家“小散乱污”企业,进一步实现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步伐,加大“两化”融合力度,开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试点工作。
精准服务做保障。不断完善分包企业制度,每位市级领导、每个市直部门各联系1至2家企业;开通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重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惠企政策进千企”服务活动,选派50名“首席服务员”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分包服务。自去年年初至目前,共为企业解决问题126条,解决和答复率100%。抓好银企对接,1年来,共组织金融服务专场对接会8场,对接企业380余家,为134家企业发放贷款14.6亿元。积极发挥过桥周转资金和“助保贷”作用,1年来,累计为88家企业提供过桥周转资金和“助保贷”4.6亿元,为企业节省“倒贷”成本约2240万元,增加产值7.8亿元。着力解决民营企业项目问题,前5个月,为14家企业督导办理28个问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创新转型激活力。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以创新带动企业转型发展,鹏鑫化工、蔚林化工被确定为河南省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培育提升一批研发创新机构,巨烽生物被认定为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原特车河南省石油专用车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工业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积极申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引导企业提升制造水平,对照国家标准开展技术创新。组织企业参与质量标杆活动建设和“智能制造”树标对标,引导广大企业以对标找差距、以技改上水平,推动标准提升和产品改进。(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李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