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喜看通衢遍龙都
——我市交通事业五年发展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22 06:50:32   

濮阳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区、冀鲁豫交会的省际城市,既是核心区连接协作区的重要枢纽,又是中原经济区对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平台,有条件成为冀鲁豫三省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而要把我市的区位特点转化为区位优势,构建畅通的交通网络势在必行。

近五年来,我市交通事业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创新改革为主线,以服务民生为宗旨,突出投资拉动,强化运输服务保障,实现了交通条件由严重制约到明显缓解的转变,为濮阳赶超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是记者于6月19日,在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

铁路梦想照进现实

当前,濮阳正处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地区间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对铁路运输有了新的更高的需求。目前,我市境内已通车铁路有京九铁路和晋豫鲁铁路,并在台前形成十字交叉。郑济铁路开工建设,京九客运专线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晋豫鲁铁路2014年底全线建成通车,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3月18日,濮阳至郑州旅客列车的首发开行,结束了我市城区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濮阳站开通客运列车以来,旅客发送量稳中有升。截至2017年6月7日,累计发送旅客18.5万余人次,单日最高发送旅客2231人次。另外,濮阳站多次开通旅游专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受到广泛好评。

郑济铁路是我省“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8月31日,省政府和铁路总公司先期批复郑州至濮阳段。2016年10月29日上午,郑济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工程建设动员会在濮阳东站站址举行。目前,濮阳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已通过铁路总公司审查,2017年4月初已挂网进行施工、监理招标。按照项目业主计划安排,濮阳段沿线征地拆迁工作近期全面启动。

市委、市政府对京九客运专线规划建设高度重视。2014年以来,主要领导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过境濮阳并设站。2017年4月13日至16日,铁路总公司在天津组织召开可研报告评审会议。会议期间,我市据理力争,从多个方面向专家组阐述过境濮阳并设站的合理诉求,表达濮阳人民的强烈期盼。最后,铁路总公司专家组要求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三院”)将过境濮阳方案纳入研究范围,进一步研究比选线路方案和车站布置。目前,铁三院正在根据可研评审意见完善可研报告修编工作。

高速公路初步成网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放眼中原经济区甚至全国来谋划濮阳高速公路网络,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市的支持,开始轰轰烈烈的高速公路建设。目前,我市高速公路里程达197公里,“井”字形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

濮范高速全线贯通。2009年4月,项目实质性启动后,市交通部门积极想办法帮助濮范高速项目公司营造施工环境、协调各方关系、做好稳定工作,并帮助其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2011年年底,濮范高速分段试通车运营;2012年8月28日,全线贯通。

德商高速范县段和南林高速豫鲁省界至南乐段2个项目,是豫鲁两省高速路网有效连接的关键项目。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我市着力做好环境协调,特别是在南林高速豫鲁省界至南乐段建设中,我市在施工队伍未入场前,就先行开展清表工作,被业内人士称为“全国罕见”。由于施工环境优越,2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于2015年11月16日实现同步建成通车。

范台梁高速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出海通道,是解决我市向东交通瓶颈的关键路段。为使工程早立项、早启动,我市多次与我省及山东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为推动工程建设创造条件。2016年9月27日,该工程顺利开工建设。

此外,我市已启动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开展濮阳南环城高速和台(前)聊(城)高速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包装。一个纵贯南北、承接东西、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即将成就濮阳“三省交通枢纽”重要地位。

干线公路全省先进

干线公路是除高速公路以外,为公众出行提供基础性普遍服务的又一“主动脉”。市委、市政府将干线公路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干线公路建设作为主攻项目之一。

为争取干线公路项目批复,我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时常奔波于省发改、交通、国土、住建等相关部门,白天追着办手续,晚上忙着汇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12年年初以来,我市干线公路共开工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46.3亿元,争取上级资金21.9亿元,建设总里程46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43公里,在公路等级质量上一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同时,我市以路网规划调整为契机,积极推动省道升国道和县道升省道工作,境内S101、S208、S301成功升级为G342、G240、G341,填补了濮阳没有“东西横线”国道的空白。我市从原来1条国道92公里、11条省道497公里的路网布局,优化为4条国道297公里、12条省道558公里,初步形成了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区位优势的路网布局。

农村公路村村通畅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

2007年年底,我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村村通”。但由于农村公路超期服役率高、原建设标准低、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公路损毁严重,“通”返“不通”现象普遍。为此,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明确自2012年起,利用4年时间,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

曾有人预言,在濮阳这样的“小城市”完成这样的大目标,是一个神话。但事实胜于雄辩,昔日的神话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的目标在3年时间内就已完成。

农村公路建设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也让更多农村实现由百业待兴到百业俱兴的转变。农民群众由衷地感叹,农村公路越修越远,党和政府越来越近。

城市公交“洗心革面”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坚持公交优先,首先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公交“姓公”的问题。

2013年年初以来,我市着力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积极推进公交体制改革。截至2015年,城市公交的366辆个体车辆已全部收回,实行公司化运营。市公交公司通过融资新购置584台空调公交车,其中132台新型天然气空调车、452台新能源空调车,全部投入营运。根据市民需求,城市公交线路由改革前的18条增加至32条。其中,开通夜班线路5条。

在推进公交改革的同时,市公交公司还加强运营服务,实行驾驶员星级评定,将车辆卫生、规范运营、服务水平等方面内容纳入考核评定,奖勤罚懒,提高驾驶员服务水平。筹资200余万元建立GPS智能调度监控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对车辆运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避免车辆出现不准点、大间隔、超速等现象,提升市民对城市公交的满意度。

从接到的反映城市公交问题的电话和督查件来看,现在提建议的多了、提意见的少了,点赞的多了、吐槽的少了,百姓看到了城市公交发展的新希望。

如今,四通八达的路网,见证着城市的崛起,也悄然改变着百姓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濮阳,必将在赶超发展的大道上不断加速奔跑、顺势腾飞!(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郭保峰 李红光)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