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助力赶超 惠及民生
——我市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05 06:59:12   

2016年3月,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了10万吨/年丙烯及联产芳烃、300万吨/年燃料油预处理等装置;今年5月,120万吨/年芳烃和20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项目将开始建设。预计2020年,该公司将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石化产品和成品油生产基地,为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经典杂技节目《水秀》、超时尚4D电影馆、高科技训练馆……这是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带给人们的全新感受。2016年5月该项目建成,成为国内首家集杂技展演、民俗博览、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公益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016年6月,市第三水厂正式启用,甘甜纯净的丹江水流入千家万户,广大市民喝上了企盼已久的优质水、放心水。  

2016年10月21日,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启动仪式举行,首批2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目前,绿色、舒适、亮丽的公共自行车已成为濮阳的一道风景。  

…………  

一个个事关濮阳赶超发展、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稳步发展;一件件事关万千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重点项目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应对经济下行的有效抓手,不断完善推进机制,创新服务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高度重视民生,把民生工程作为政治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精心组织、强力推进,2016年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重点项目: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16年,我市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四个大省”的战略部署,按照打好“四张牌”的要求,定政策、建机制,抓督导、促发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勃勃生机,成为拉动濮阳经济实现赶超发展的新引擎。  

坚持调度破难题。实行重点项目周调度会议制度,研究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对郑濮济高铁、文23战略储气库等122个重点项目的190个事项进行研究。同时,我市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招商引资、企业融资和运行、市级领导分包重大事项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等中心工作纳入调度会议题范畴,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科学决策实施重大战略。  

超前谋划促开工。依托项目谋划成果,提前做好土地拆迁补偿、手续办理等前期工作。将2016年计划开工省市重点项目、招商落地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全部纳入全市联审联批项目范畴,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顺利建设。2016年,我市分4批集中开工建设了633个项目,总投资119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4.5亿元,为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领导分包推建设。对事关全市中长期发展的123个重点项目,由37名市级领导分包推进,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涉及相关业务或行业的100个项目,由100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包推进。对17个各县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或协调任务较重的项目,由县区党政负责人分包推进。市委常委扩大会每月听取市、县领导分包项目情况汇报,确保分包推进制度落到实处。  

保障要素破瓶颈。在用地保障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三低一高”土地专项治理活动,对违法乱占地、乱搭建行为进行全面整治,为建设项目做好供地服务。同时,紧紧抓住省国土厅对省重点项目用地实行单独组卷报批的政策,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列为全省重点项目,为加快项目土地手续办理创造了先决条件。在资金筹措方面,抢抓国家出台的有利政策做好项目谋划和申报,2016年累计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5.22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42.2亿元。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做好助保贷和过桥资金工作,为部分工业企业周转资金4亿元、续贷4.8亿元,节省抵押和倒贷成本约8000万元。在环境容量方面,加强环境总量指标预算管理,为重点项目建设腾出环境容量。  

强化督导抓进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政府重点办坚持对全市重点项目每周督导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需市级领导协调解决的,向分包市领导呈报温馨提示函;对于涉及多个部门、跨县区或重大项目的“卡脖子”问题,提交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周调度会议研究解决。结合全省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责年活动,对由于工作不力影响项目进度的反面典型,由市纪委监察局对相关责任人问责。  

得力的措施,确保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341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01.5亿元,占计划的121.2%。其中,58个省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7.9亿元,投资额居全省第4位,占年度计划的124.7%,完成投资比例居全省第3位。中炜精细化工公司汽油调和及柴油调和、豫粮集团濮阳粮食产业园等130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濮阳龙丰2×60万千瓦热电机组、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194个项目如期推进,为全市经济突破转型注入了新动力。  

民生工程:让百姓生活像花儿般幸福  

“我家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还有上幼儿园的儿子。一家人除了3亩地,全靠孩子他爸打零工养家。现在村里有了就业点,我每月能挣1000多元,全家的日子好过多了。”3月3日,台前县打渔陈镇枣包楼村村民李明凤高兴地说。2016年,我市一共有4.1万像她这样的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落脚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民生工程切实落地,真正实现惠及群众,让百姓生活更幸福。据统计,2016年我市民生支出达172.84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以上,占比居全省前列。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开展“双联四推六覆盖”活动,在全国首创智慧精准扶贫系统,实施“1+5”产业扶贫、“1+2”社会保障扶贫等重大工程,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黄河滩区第一批迁建试点工程完工,部分群众喜迁新居,第二批迁建试点加快建设。4.1万人实现脱贫,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就业社保不断强化。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3.3万失业与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5亿元,吸纳1.9万人就业。城市、农村低保年补助标准分别增加180元、204元,五保对象年补助标准增加20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二年连增”。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补助标准提至420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1亿元,建成农村幸福院117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5个。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市城区新铺设雨污水管线27公里,扩建了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市城区金堤路、香山路等18条道路。调整水源,市城区居民喝上了纯净的丹江水。全面启动市城区和濮阳县老城区公交一体化工作,完成公交车更新和线路优化。新完成改建农村公路618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53个,改善12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农村成建制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续开展全民敬业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图书馆20个社区分馆和一批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组织文艺下农村下基层活动3.6万场次。承办了第七届黄河戏曲节,新编历史剧《大清诤臣窦光鼐》荣获金奖。举办了全国青少年中国式摔跤锦标赛等全国性赛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市民综合活动中心加快建设。改造提升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圆满完成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  

2017年: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再发力

时光荏苒,一眨眼,2017年已过去2个多月。自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持续加强对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的谋划督促、协调推进,确保在新的一年里,这两项重点工作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17年,我市围绕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确定了369个重点项目,较2016年增加28个;年度计划投资1012.7亿元,较2016年增加186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69个,年度计划投资352亿元,数量和投资均位列全省第3位。同时,今年我市项目规模也有明显增加,369个重点项目中,5亿元以上项目195个,较2016年增加36个;10亿元以上项目92个,较2016年增加16个。

为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促投资、扩需求、稳增长的支撑作用,我市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164个重大项目和14项重大事项由40名市级领导分包推进,继续坚持实行项目调度、台账督导、联审联批、观摩点评等机制,强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  

2月12日至14日,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建设项目296个,总投资56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0.7亿元。目前,29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有力拉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1月4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17年我市要做的12项重点民生工程,即实施精准扶贫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创业就业工程、教育设施改善工程、医疗卫生惠民工程、福利惠民工程、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居民生活提质工程、交通便民工程、智慧便民工程、市场便民工程、和谐平安工程。这些民生工程,覆盖了从城市到农村、从老人到幼儿、从吃穿住用到健康养老的各类人群、各个领域。  

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我市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时间节点;各主办单位对承担的民生工程事项要及时跟踪,定期报送进展情况;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将其纳入全市台账管理,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落实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民生工程的逐步完成,濮阳的明天将更美好,百姓的生活将更幸福。(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王鹏 武继伦)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