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字字千钧;遏制“四风”,重任在身。
2016年年初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咬住作风建设不放松,从教育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强化制度等四个方面入手,持续擂响纠正“四风”的战鼓,倾力奏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久久为功治理四风顽疾”的最强音,拧紧正风肃纪的螺丝,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有效遏制了“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教育在前明底线。市纪委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利用各种机会、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要求,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和省纪委下发的典型案例通报。坚持重大节日前推动全市上下层层召开廉政恳谈会,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网络报刊等平台,以案例通报、典型曝光、廉政提醒、规章制度等形式,严明作风纪律,强化“红线”意识,广泛宣传节假日期间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要求,提醒党员干部把好廉洁关,坚决杜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乱发补贴等行为,形成提醒教育常态化。
监督检查全覆盖。市纪委根据“四风”问题新变化、新特点、新表现,不断创新监督检查模式,及时采取跟进治理措施,开通“一网一电一微一邮”四位一体监督举报方式。尤其是利用市纪委微信公众号“清风濮阳”开通“随手拍?来监督”微信举报平台,实现了全天候、无障碍、及时快捷受理举报。清丰县纪委建设党风政风电子监督平台,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实现了对作风纪律的实时动态监控。市纪委坚持节假日必查机制,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县两级组成检查组,联合行动,严查公款大吃大喝、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深挖细查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严防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持续在全市形成从严从紧的高压态势。
专项治理纠歪风。围绕作风建设中的重点和突出问题,用专项治理的手段,专项突破、集中纠偏。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专项治理;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开展出入隐蔽场所违规吃喝等多项专项治理活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签订了《承诺书》,规范违规经营场所9处,关停3处。
通报曝光强震慑。市纪委坚持“一案双查”和“一案双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对于顶风违纪者坚持露头就打、抓早抓小、严肃问责,持续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和典型问题,增加违纪者的“痛点”和“痛感”,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2016年年初以来,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91件,党纪、政纪处分211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181件次,对工作纪律问题突出的21家单位在《濮阳日报》公开通报,从严从紧的氛围不断强化。
落实制度促长效。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市纪委着眼“长”“常”,强化制度规定的执行力,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2016年对《濮阳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办法》《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行使暂行办法》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检查9个县区和30多个市直单位,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各县区、市直各单位针对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加强作风建设等各类规章制度,确保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虽然“四风”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市纪委仍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驰而不息不松手的定力,时刻保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度警觉,确保交上作风建设的合格答卷。濮纪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