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回答十大热点难点问题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1-10 23:27:56   

640.webp (2).jpg


濮阳网讯 1月10日上午,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在濮阳迎宾馆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载文带领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市扶贫办、市外事旅游局等8个单位的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记者们针对“四大核心任务”的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业和社保工作、棚户区改造、精准招商、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市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文化旅游发展、脱贫攻坚、重点民生工程等10个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提问。

王载文希望媒体记者对今年的政府工作特别是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事业等方面的工作,多关注、多支持,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进一步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联系,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多做贡献。

关于我市提出“四大核心任务”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王载文表示,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四张牌”要求,不仅符合河南实际,也切中我市要害。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发展新机遇,我市提出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四大核心任务”,对濮阳提升竞争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支撑、拓展新空间,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共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大家关心的民生工程问题,王载文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16年,市政府实施的10项重点民生工程已全部完成;2017年,我市选取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现实、最急需的事项,研究提出了12项重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将加快推进、保证投入、完善监管,促使民生工程早见成效。(记者 段利梅)


畅谈发展绘蓝图 心系民生共提高

编者按

2016年,棚户区改造效果如何,下一步棚户区改造如何进行?精准招商为我市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哪些攻坚成果?

2017年,“四大核心任务”提出的背景是啥?有何重要意义?如何发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业和社保工作有哪些具体安排部署?要实现5.61万人的脱贫,如何完成这个目标?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工程如何敲定、如何实施……

1月10日,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载文带领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市扶贫办、市外事旅游局等8个单位的负责人,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密切关注的10个热点、难点问题,一一予以回答。下面摘录这些问答的关键内容,以飨读者。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发展任务:抓好“四大核心任务”促进赶超发展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提出,河南要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结合濮阳实际分析,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濮阳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濮阳氛围浓厚、基础较好,但尚未形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濮阳谋划推进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但区位优势仍不突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生态保障等体系建设均有待加强;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方面,目前濮阳城镇化率距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新型城镇化步伐需进一步加快。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四张牌”要求不仅符合河南实际,也切中我市要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任务、基础能力建设的任务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四大核心任务”,是“四张牌”要求在濮阳实际工作中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濮阳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将紧紧围绕“四大核心任务”,全力抓项目、扩投资、拉增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支撑,拓展新空间,实现濮阳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和共享发展,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基础能力建设:发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发展支撑

去年以来,我市基础能力建设亮点很多,成就令人鼓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市要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在新型城镇化上继续发力。

在强化基础支撑能力方面,一是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铁路方面,全面启动建设郑濮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同步做好濮阳东站商务区规划及濮阳东站房设计工作,争取京九高铁过境设站和濮阳至潢川铁路以及濮阳至开封、至豫东北机场城际铁路纳入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高速方面,加快推进范台梁高速公路建设,争取濮阳至阳新高速、至卫辉高速年底前开工建设。干线公路方面,年内新增通车里程80公里。农村公路方面,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20公里,覆盖全市五县两区60个乡镇办事处450个村。二是打造国家级综合能源保障基地。启动文23地下储气库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鄂安沧输气管道濮阳支干线、濮范台输气管道;积极对接中石化集团,争取日濮洛输油管线在濮设置门站,预留更多原油指标。同时,强化电力保障能力,建成龙丰2×60万千瓦机组和濮阳市煤炭储配中心,加快建设濮润2×2.5万千瓦背压机组、保利协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打造国家级综合能源保障基地。三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步伐。年内建成智慧城市展示体验中心、智慧濮阳应急指挥中心,推进濮阳“工业云”建设,启动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建设。实施“宽带濮阳”战略,确保实现市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实现城乡4G全覆盖。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围绕构建“一中心三组团、县域中心城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四级现代城镇体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安家落户两个方面,解决好城的问题和人的问题。一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市,推动县城提质发展,实施特色小镇培育计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发挥产业拉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等载体功能,增加创业和就业,让农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年内实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0万人以上。三是继续实施房地产新政,切实拉动农民进城落户。四是完善城镇化保障制度,年内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

就业和社保: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今年,我市计划实施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亿元,实施全民参保促进计划,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就业方面,提高培训水平,打造劳务品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分层次、分级别、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形成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以政策、资源和服务为保障,以公办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为主体的培训格局。二是积极推动劳务派遣、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与全国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合作,畅通劳动力输出渠道,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信息化建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四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确保发放7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亿元。

社保方面,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提升社会保障层次,更多惠及群众。一是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加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融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二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力争上半年完成第二批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任务。三是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改革。四是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的作用,从失业保险金支出6000万元,对困难企业稳岗、社保、培训等给予补贴。五是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提升和改进社会保险服务水平,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

棚户区改造: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去年以来,我市把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稳增长、促投资的重要抓手和改变城市面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完善了协调推进体制机制,细化了程序和安置补偿标准,全市上下形成了强力推进棚改工作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建设13971套,完成省定目标任务117%;基本建成11293套,完成省定目标任务251%。2017年,全市计划申报纳入省棚户区改造计划的项目共54个43384套,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总数的1/10。

2017年,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抢抓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大拆迁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加快手续办理、加强督导考核,确保我市棚改工作加快推进。要按照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求,加快县城提质工程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争取1至2个县进入全省先行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县(市)名单。要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以点带面、抓点扩面,全力推进濮阳县柳屯文化旅游小镇、清丰县马庄桥乒乓球小镇、南乐县韩张北方水乡小镇、范县濮城石油小镇、台前县侯庙绿色光伏小镇、华龙区岳村杂技文化小镇、开发区王助香瓜魅力小镇等15个特色小镇建设。

招商引资:创新工作方法  走好精准路子

2017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引进、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精准做文章。

提升水平,精准谋划。紧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选商择资向高端迈进;坚持把行业龙头企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大项目方面取得突破;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实施精准出击招商。

提升效果,务实办会。有选择地参加上级专题活动,重点组织参加好国家、省的常规性招商活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围绕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开展好各类专题招商活动。

提升质量,狠抓落地。在谈项目抓签约,围绕项目线索,强化研究论证,大员上阵跟进,完善推进机制,力争早日签约落地;签约项目促开工,建立跟踪台账,加快手续办理,破解制约难题,督促开工建设;开工项目快投产,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环境,倒排工期、加快推进,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提升层次,创新方法。着力突出化工基地招商,实施产业链招商,积极开展协会招商,加强园区招商合作,大力推进PPP模式招商,大胆探索以“市场换产业、以股权换投资”的招商模式,扎实推进金融产业招商,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优势。同时,巩固提升以商招商、企业招商、驻地招商等传统模式。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任重道远

2016年,我市积极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打响攻坚战,严抓“六控”,加大道路的机械清扫和洒水频次,并且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我市空气质量取得了明显改善——PM10、PM2.5浓度同比呈下降趋势,守住了环保底线。2016年7月4日至12月31日,我市PM10平均浓度11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8.4%;PM2.5平均浓度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2.7%。

去年11月份以来,我市先后经历了10次污染过程,先后启动轻中度应急管控3次、重污染黄色预警4次、重污染橙色预警1次、重污染红色预警2次,这些严重的雾霾天气,与公众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5点——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区域污染传输,地理环境影响,本地污染排放和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关键的一年。我们将持续强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燃煤散烧管控,持续做好秸秆禁烧、锅炉拆改、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持续推进控煤、控车、控尘、控油、控排、控烧等“六控”措施落实。与此同时,顺应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待,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为推动濮阳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市城区农贸市场提升:3年内改造完成28个

我市现有的22个农贸市场大多存在手续不全、布局乱、总量少、硬件差、环境脏、隐患多等系列突出问题,这不仅不能满足市民日常购物的刚性需求,而且严重影响我市的市容市貌,成为城市管理急需补齐的短板。

2015年,我市开始对城区农贸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针对具体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市政府出台了《市城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市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和扶持政策;组建了市市场投资公司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明确了责任和优惠政策,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调动了各市场主办方投入市场升级改造的积极性。争取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我市城区28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目前,作为第一期试点的绪村市场已完成改造提升;中原市场和劳动市场农贸区主体已完工,正在设计装修方案;文明路市场已具备营业条件。

2017年,我们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按照《市城区农贸市场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采取改造、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改造6个、新建5个农贸市场的任务,为构建我市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商品优质、价格优惠、服务优良的“菜篮子”便民服务体系,树立濮阳城市新形象作出贡献。

旅游:去年接待旅游客1000余万人次

2016年,我市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旅游从业人数达到3万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6年,全市上下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龙都金秋旅游“”活动。先后组织了东北庄杂技文化黄金周、水秀杂技直通车、“五彩黄河”万人徒步、濮上青年啤酒音乐节、龙湖欢乐汇等系列活动,引爆了旅游市场。这些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旅游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有效提升了濮阳知名度。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重点抓好项目建设,举办各类活动,努力把濮阳打造为辐射冀鲁豫、对接环渤海的文化旅游名城、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游龙都、看杂技、赏黄河、品美食”总体要求,重点推进中华龙源景区、东北庄杂技文化产业园、水秀国际杂技产业园景区,以及“五彩黄河”精品旅游带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线路。进一步加大景区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建设优质景区。做好迎接濮阳高铁时代到来的准备,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认真谋划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重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提升濮阳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扶贫:今年实现5.61万人脱贫

当前,产业扶贫能力不强,资金短缺和医疗救助体系不健全,贫困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等,是我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7年,我们要从4个方面着手,实现完成5.61万人脱贫的目标。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县乡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二是强化行业扶贫。加大金融扶贫贷款力度,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为带贫企业、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整合培训资源,力争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对2017年拟推出的100个贫困村实现电商扶贫服务点全覆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医疗救助、保险救治、临时救助等救助体系。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三是抓好社会帮扶。强化对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扶贫项目资金的精准管控,实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贫困户的有效对接,积极开展送科学技术、健康卫生、就业岗位下乡活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完成好的县区要进行表彰,对目标完成效果不佳、贫困群众满意程度不高的要通报批评。

民生:今年敲定12大重点民生工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是情。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帮助人民群众舒心解忧、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16年,我市圆满完成市政府实施的10项重点民生工程,全市财政共支出172.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8%。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幸福指数,扩大民生项目的受益范围,切实做好2017年的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群众和市直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绩效统一”的原则,选取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现实、最急需的事项,研究提出了12大类30余项的民生项目。

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下一步,我市将从3个方面加快推进2017年民生项目建设。一是保证投入、制订政策、调动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保障民生需求得到尽快改善。二是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节点、细化任务分工,加快推进,确保年内完成任务。三是完善建管。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将往年民生工程建后的管理维护和今年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同部署、同推动,确保民生工程持续发挥效益,成为群众可以持续享受的社会福利。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