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记者会在濮阳迎宾馆召开。图为记者会现场记者段利梅摄
1月5日上午,在刚刚结束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市随即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记者会。
会上,来自省、市主流新闻媒体的记者们先后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2017年,全市的生产总值增长设定为8.5%以上,主要依据是什么?2016年我市招商取得了哪些成绩?哪些是市民能看得见、切身感受到的项目?传统产业是我市的经济支撑,今后要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实现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环保工作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2016年我市环保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下一步,如何正确处理好发展工业经济与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关系?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2016年我市交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2017年,要实现5.61万人口稳定脱贫,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
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和市扶贫办等5个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到会,围绕这些全市人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如实作答。
发展目标: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
2016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24亿元,增长8.7%。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这是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权衡各种因素,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策。
一是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导向。近年来,中央对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今年全国追求“稳中求进”,把增长目标为6.5%左右。
二是省委、省政府发展预期。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五年的发展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前列,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建设经济强市的要求。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经济强市,要求今后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估算,8.5%以上的增速能确保今年我市经济增长进入全省前列。
四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衔接。国家、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两个兜底指标:一是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实现全面脱贫。各地市只要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并完成全面脱贫任务,既可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以上因素,今年我市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8.5%以上,是一个立足实际、科学合理的预期目标。
应对新形势: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
当前,我市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发展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依然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有效应对发展形势,我市将不断强化项目对稳增长、扩投资的支撑作用。
今年,我市初步筛选确定省、市重点项目369个,较2016年增加28个;年度计划投资1012.7亿元,较2016年增加186亿元。为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促投资、扩需求、稳增长的支撑作用,我市将继续推进领导分包、台账督导、联审联批、观摩点评等有效机制,强力实施项目攻坚。确保文23地下储气库、2×60万千瓦热电机组、昊华骏化醋酸制乙醇等项目尽快形成投资高潮,加快郑濮济快速铁路、范台梁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抓好干线公路、电源电网、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基础项目建设推进,强力推进涂料产业园、丰利石化重油裂解加工及配套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投资支撑,为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招商: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主动谋划招商、强力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我市的招商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给濮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可以用“龙头多、品牌响、集群大”来概括——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的特殊材料产业园项目,招引了协鑫集团智能微电网充电桩、恒大集团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项目,落地了南京嘉远电动车、广药集团王老吉中部创新基地等一批知名品牌项目。与此同时,北京、河北家具集群的96家家居企业落户清丰;引进了青岛一汽、江苏韩森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打造华龙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了金山(濮阳)精细化工产业园,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还引进了苏宁云商、恒大电商、京东、阿里等一批知名电商。这些,对经济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拉动了经济发展。2015年至2016年9月,全市落地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增加值61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缴纳税金17.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比例约1/3,等于再造了中原油田等一批本土大中企业。
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近年来,我市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兴产业的招引和发展。大数据生态产业园、濮阳中关村科创园、华电福新、天润新能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的落地,有力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扩大了社会就业。据统计,2015年以来,我市外来投资企业新提供就业岗位约12.8万个,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羽绒服装、家具制造、化工等行业。清丰县家具产业集群用工达到2.2万余人,台前县羽绒服装产业园用工超过5000人。
传统产业:“五化”助推传统产业凤凰涅磐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市要不断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凤凰涅磐。
化工产业突出集群化。要围绕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走集群化、集约化、基地化发展之路。以炼化一体化为核心,围绕乙烯、丙烯、碳四、芳烃、天然气综合利用等五大产业链,重点发展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配套发展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
装备制造产业突出智能化。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互联网+”,着力提升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能力,特别是要以新能源专用车辆智能化发展为方向,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食品产业突出品牌化。围绕我市食品产业实际,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引导企业开发更多的新型、安全、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叫响“好食品濮阳造”,同时加大与全国知名品牌、行业龙头的合作,不断提升食品产业层次和品牌知名度。
家居产业突出绿色化。要推广个性化、定制式生产模式,引导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促进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家具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家具生产规模,加快家具产业优化升级。
羽绒及服饰产业突出高端化。要重点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和创意设计,引导企业从单一的贴牌加工向创建自主品牌、时尚创意乃至文化创意等产业高端链条全方位转型,促进我市羽绒及服饰产业深度升级,真正实现高端化发展。
加快发展:四措施解决招商引资落地慢问题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市落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4个,其中5-10亿元项目77个、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
面对成绩,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一部分项目存在“落地慢”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项目自身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项目成熟度低,前期准备不足,项目前期的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手续办理时间长,用地因素、环评因素、融资难等因素的制约,此外还有项目本身建设周期长等因素。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市下一步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完善项目评估谈判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招商项目准入和落地的谈判和评估,提高项目落地率。
优化服务环境。一是推行“七个一”联审联批机制(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个网络审批、一张优惠清单、一单式收费、一名领导负责、一本台账督导),加快前期手续办理。二是落实一个项目由一个市级领导牵头、一个工作小组、一套推进方案的“四个一”工作机制。三是实行“两个零接触”推进机制,切实实现客商与职能部门、与群众“两个零接触”,为项目落地搞好服务。
解决用地难制约。一是项目要按进度逐次逐批供应土地,防止企业圈大建小。控制非生产性建设用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二是腾笼换鸟,对无法生存的企业的土地实行腾笼换鸟,实现对土地的有效转让。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要促进银企合作,协调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促进银企合作。二要多元化融资,使企业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金融产品,灵活运用,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环保:工作成效显现治理任务艰巨
2016年,经过全力以赴的治理攻坚,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蓝天工程中,我市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137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为69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完成181天。在碧水工程中,黄河、马颊河、徒骇河、卫河出省境断面水质完成年度水质目标,金堤河张秋断面总磷浓度年均值劣于V类水质,未达到目标。在乡村清洁工程中,我市完成了10个省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任务。全市未发生各类环境事件。
2017年,我市将采取四项举措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一是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大气污染治理不松懈。二是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水污染防治长效协作机制。三是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3月底前计划编制出台《濮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四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市划定生态红线64.18平方公里,在生态红线内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2016年,我市大气治理力度前所未有,有人拍手称赞,有人却质疑会影响工业经济发展。面对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给出的答案是:要坚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统筹兼顾,下大力气防治环境污染,千方百计改善生态环境。相信通过全市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大事中的大事。随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2016年7月,省、市相继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入冬季以来,为有效减少和避免重污染天气,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我市对一些工厂、工地等实行了污染管控,目的是减少污染物向大气排放。污染治理也许给部分工业、企业带来了短时的不利的经济影响,但在重污染天气下,为保障群众健康,付出经济代价是有必要的。从长远发展来看,环境治理行动不仅切实解决了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还能够对宏观经济起到优化作用,有利于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有各部门密切协作的齐抓共管,有全社会的理解和参与,碧水蓝天一定会回到大家身边。
智慧扶贫:让精准扶贫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2016年,市委、市政府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联合中国移动在线服务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开发了全国首家智慧精准扶贫系统。
该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管理网站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三大板块,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实现了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分析、精准管控、精准服务“三个精准”。
自去年3月份运行以来,智慧精准扶贫系统有力助推了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实现了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的精准管控;利用手机客户端,迅速把精准政策传达到贫困户手中,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拓宽了社会帮扶渠道,120余家爱心企业吸纳24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了对贫困户的精细化管理,识别更加精准;助推了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社会效益明显。
2016年扶贫攻坚:取得硕果累累
2016年,市委、市政府开拓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强力实施精准扶贫“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金融保险扶贫工程等工程,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全市吸纳企业400余家参与扶贫,仅新建精准扶贫就业点289个,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133人。建成设施农业、规模种植、养殖等龙头带贫项目141个,直接吸纳贫困人口6500余人。争取京东、苏宁等10余家电商企业到我市贫困地区设点377个,直接和间接带动770名贫困人口就业。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发放扶贫贷款9239.9万元。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来濮调研时指出:“濮阳市建设精准扶贫就业点的做法最接地气、最得民心、最可持续。”
2017年扶贫攻坚:再脱贫5.61万人
2017年是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我市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通过“三个更加注重”的措施(更加注重综合施策、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更加注重脱贫质量),实现对扶贫资源精确配置,对贫困户精准扶持,对贫困人口精细管理,圆满完成5.61万人的脱贫任务,确保10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县、乡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并积极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党员干部的作用。二是强化行业扶贫。要紧紧抓好金融扶贫、转移就业扶贫、电商扶贫、兜底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手段,确保更多贫困人口早日致富脱贫。三是抓好社会帮扶。以“双联四推六覆盖”“专家人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等活动为载体,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员帮扶干部、帮扶单位作用,并引导爱心企业积极参与捐款捐物,关注贫困地区发展。四是严格考核奖惩。督促县区党委、政府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纳入议事日程,严格落实贫困县考核预警机制,集中力量整合各方资源,集中精力抓好扶贫工作。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