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力量,在促进增长、活跃市场、创造财富、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我市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五条”措施,并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对民营经济发展给予“真金白银”支持。
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栏,聚焦各级各单位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了解全市民营经济实体对做大做强的相关准备,以及民营企业对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期望、意见或建议等。
濮阳网讯 “作为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市发改委将认真贯彻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立足自身职能,以政策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强化引导、搞好服务、优化环境,努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活力。”2016年12月27日,市发改委主任张相坤表示。
当前,我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比重超过70%,民营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8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濮阳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供需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企业利润不断压缩,民间投资遇冷跳水。为实实在在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发改委决定狠抓以下几项工作―――
强化政策引导。针对民营企业“不敢投”问题,综合运用报纸、电视、信息网站等媒介平台,及时宣传濮阳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并进行深入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提振企业家投资信心,引导民营经济从产业链低端、价值链末端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发展。
突出项目指导。针对民营企业“不会投”问题,从市级项目库中精心遴选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定期发布投资前景看好的小微产业项目。积极开展特许经营PPP项目专题推介活动,合理确定回报收益,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更多进入实体经济。
畅通审批渠道。针对民营企业“不便投”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尽快落实“七单一网”,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整合报建审批事项,精简申报材料,建立“一次受理、一并办理”审批管理机制,加快投资项目审批在线监管平台推广应用,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行政服务。
营造优良环境。针对民营企业“不易投”问题,牵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落实濮阳市《关于降成本减负担促进项目落地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持续降低企业税费、用工、财务、交易、中介等相关成本,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松绑减负。(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刘国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