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1至11月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2-30 06:33:09   

濮阳网讯 近日,笔者获悉,今年年初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积极应对,锐意进取,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全市经济保持了总体运行平稳的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稳居全省前列,工业用电量增幅趋缓。1至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54.07亿元,增长9.1%,与1至9月份、1至10月份持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受经济下行压力过大影响,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但都保持了正常生产运行。中原大化累计生产甲醇42.33万吨,增长9.47%;三聚氰胺5.42万吨,增长38.83%;尿素41.56万吨,增长16.23%;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48亿元,同比减少23.87亿元。中原乙烯累计生产乙烯24.7万吨,增长16.77%;聚乙烯24.7万吨,增长13.25%;聚丙烯16.67万吨,增长7.6%;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22亿元,增长4.58%。同力水泥累计生产水泥125.07万吨,下降23.72%;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下降22.28%。中粮面业累计生产面粉7.71万吨,增长20.91%;挂面1.78万吨,下降2.74%;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增长9.6%。龙宇化工累计生产甲醇14.54万吨,同比下降3.23%;累计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下降21.9%。全市累计完成工业用电量53.61亿千瓦时,增长0.6%,较1至10月份回落0.7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11月份工业用电量当月下降6.1%,较1至10月份下滑9.3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1至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3.87亿元,增长16.7%,分别较1至9月份、1至10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1.08亿元,同比增长33.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31.58亿元,同比增长11.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91.21亿元,同比增长21.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稳,完成107.11亿元,增长29.8%,较1至10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全市34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近70%,为促投资、稳增长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全友家私清丰工业园等86个项目建成投产,郑濮济高铁、文23地下储气库等231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我市列入省定重点的58个项目,完成投资287.1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7%,居全省第4位。

财政收入增幅持续下滑,金融支撑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增速跌至年内最低。1至11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0.7亿元,增长4.6%,较1至9月份、1至10月份分别下降3.2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7位,同比回落14个位次。收入结构有待优化,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7.8亿元,下降1.5%。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6%,位居全省第10位,同比回落6个位次。

截至11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31.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49亿元,同比增长12.2%;各项贷款余额为596.93亿元,比年初增加53.58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居全省第9位。企业生产经营、基本建设贷款显著增加,濮阳豫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增加中长期银团贷款6000万元,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和濮阳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增加基本建设贷款1.46亿元和1.3亿元。

消费市场平稳有序,物价涨幅保持稳定。1至11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8亿元,同比增长12.5%,较1至10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物价指数保持稳定。1至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1.0%。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七升一降”态势。其中,医疗保健类、食品烟酒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居住类上涨幅度较大,分别上涨3.9%、3.3%、2.5%、1.3%;衣着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生活用品和服务类小幅上涨,分别上涨0.7%、0.5%、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6%。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外贸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至11月份,全市累计利用省外资金192.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居全省第1位;利用境外资金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居全省第8位,完成省定年度目标的100.8%,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全市货物贸易完成进出口总值4.48亿美元,下降7.5%,居全省第9位。进口、出口增速同比均出现负增长,出口完成3.85亿美元,下降3.7%,增速居全省第9位;进口完成0.63亿美元,下降5.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新常态为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供给侧改革为政策体系的主线、稳中求进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因此,明年的经济工作仍要围绕稳中求进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绿色发展。按照市七次党代会规划的宏伟目标,坚定信心,勇于创新,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谢海萌)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