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责任层层扣紧压实、党建特色创先创新创优、七项重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统揽,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固本谋远工程,突出责任推进、典型带动、创新引领、机制保障,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基层党建之花朵朵开。
党建责任:层层扣紧压实
坚持目标化管理,今年年初,全市层层签订责任书3126份,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党建目标责任体系。坚持项目化运作,针对基层党建七项重点任务、带头人队伍建设、村干部绩效管理及活动场所、经费等基层基础保障内容,突出差异化特点,科学分解目标,设定共性项目和特色项目,量化细化工作项目1.4万多个。坚持台账化推进,对每一项目分别建立台账,定责任人、定推进措施、定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实行月例会、季汇报、半年观摩、年终总评,构建督导、考评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市委书记何雄年内13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党建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10次到基层党建联系点检查,特别是进入12月以来,先后主持召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暨基层党建现场观摩会、基层党建工作展示交流会,进一步压实了党建责任。市委组织部采取明察暗访、集中观摩、召开推进会等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目标落细落实。各级党委(党组)扛起主体责任,围绕台账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基层基础保障得到不断夯实。乡(镇)、村(社区)建成千余所有吸引力的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
党建特色:创先创新创优
着眼补强干部培训链条,建设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发挥全国先进典型李连成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创办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填补了国内空白。学院突出“说百姓话讲农村事、书记教书记同行带同行”,根据农村实际设定精准扶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土地流转等6类培训模块85个专题,打造76个现场教学点,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成为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专门机构,宣传贯彻农村改革发展政策的新平台,平面化推进农村工作的有力载体。今年3月以来,先后举办培训班90期、培训学员6433人,涉及7个省(自治区)和省内16个省辖市。
着眼扩大典型带动效应,打造“三纵三横”魅力村镇特色党建示范带。认真落实“三有三带”标准,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参观、联系指导、跟踪培养等方式,加大先进典型培树力度,选树了100名“李连成式”农村党支部书记。坚持党建引领,统筹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在106国道、濮渠路、引黄入冀河道和101省道、302省道、黄河大堤等沿线,打造349个党建示范点,连点成线、汇线成带,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着眼城乡党建良性互动,实施“捆绑式”“党员主题活动日”。从5月开始,我市确定每月5日为“党员主题活动日”,重点围绕党性教育、志愿服务、精准扶贫等统一设定活动主题,确保不虚、不空、不偏。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深入联系村、帮扶点,与农村党员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过组织生活,指导农村党建,助力农村发展,实现了城乡党建资源共享,促进了农村党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
着眼基层党建信息化,探索“互联网+党员管理”模式。采取“一人一盒一编码”的方式,为全市10.5万名农村党员和1.7万名村干部建立规范化纸质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电子档案,将党员设岗定责、参加组织生活、发挥作用、民主评议和村干部履职尽责、绩效考核等情况及时纳入档案管理,全程记录党员干部成长和工作轨迹,成为能够随时更新的“活档案”。以南乐县为试点,开发党员信息管理软件,设置数字档案、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发展党员、党内统计、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县域内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党员统计一键分析、发展党员线上审核、流动党员动态跟踪。坚持全面覆盖、应建尽建原则,在农村、社区、企业、机关、教育卫生机构等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驻村第一书记等特定群体中,分层级、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党建微信群6800多个,促进每个党支部都建群、每名党员都在群,构建“指尖上的党建”,形成了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的“快速通道”、教育培训党员的“网上阵地”、加强党员学习交流的“便捷平台”,提高了党建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七项重点:有序有效推进
针对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安排的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七项重点工作,我市认真研究制订推进措施,加强督促指导,各项重点任务得到顺利推进,成效比较明显。
坚持“四个一律”开展专项排查清查。针对党员组织关系、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党费收缴等排查清查,坚持问题一律建立清单、责任一律明确到人、线索一律处置到位、整改一律建章立制,从严从实完成了排查清查工作。对经多方查找不到的“失联”党员,依照相关规定程序,按自行脱党给予了除名;对排查出的违法违纪党员,区分具体事实、性质和情节等情况,依规依纪进行了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对排查出的未按期换届基层党组织,采取县级领导干部挂点、派驻工作组等方式集中整顿,全部进行了换届。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回头看”、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党费缴纳日、党员违法违纪处理沟通协调等制度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围绕“四个常态”抓实机关党员学习教育。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到分管部门、联系点和党校主体班讲党课;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大论坛22次;各级党委(党组)每月一个专题集中研讨;定期组织县级干部素质能力测试,测试成绩在《濮阳日报》公布;不定期对各级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落实组织生活会情况进行正反向测评,实现了领导干部讲学常态化、基本制度落实常态化、集中研讨常态化、考试测评常态化。
着眼“两个100%”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集中攻坚”行动。成立12个行业党委,以乡(镇、办)为单元地毯式排查“两类”组织底数及党建情况。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5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30人以上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
优化“三个载体”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构建“双联四推六覆盖”党建帮扶机制,组织653个市直和县直单位、2万多名市直和县直机关党员联村联户,选派705名机关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推进村级班子建设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开发省内首家智慧精准扶贫系统,建立党建帮扶大数据,实现项目、资金、政策与贫困户无缝对接;建设658个党建扶贫就业点,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联动,整合集体闲置土地和扶贫资金,建厂房车间,引进服装加工、手工编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打工,安置农村劳动力6万人,带动2万户贫困家庭脱贫。(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赵锐 刘云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