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痛风病,已经让你举步维艰,而你却服用了4倍于平时的药物,拖着一双病腿,强忍着疼痛,坚持向省科技厅汇报我市关于濮东产业集聚区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进展情况,你为了什么?
市里的几家企业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你带着他们到省科技厅征询意见,饿着肚子等到下午2点才和专家见上面。事情结束后,大伙儿提议去路边小店吃顿便餐,而你却以下午还要开会为借口,毅然踏上了回濮阳的路,你为了什么?
儿子马上就要结婚,身体还不舒服,而你每天却忙着下基层、访企业,就如何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寻找“锦囊妙计”,全然不顾儿子的期盼和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最终撒手而去,再也看不到儿子成家的那一刻,你这又是为了什么?
…………
然而,这些问题,故事的主人公―――市科技局副局长蒋忠良再也给不了我们答案。2016年11月15日,在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后,蒋忠良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年仅53岁。
他,勇挑重担
1980年,蒋忠良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革命军人。他一干就是27年,期间历任排长、副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多年的军旅生涯,在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名优秀军事指挥官的同时,也铸就了蒋忠良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2007年,因政策规定,蒋忠良转业到市科技局担任副局长,分管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其实,当时我市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并不乐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才发展到13家,而能在全省叫得响的高新技术企业则是寥寥无几,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象征着“高精尖”企业身份的研发中心更与濮阳毫不沾边。
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一个棘手的摊子,蒋忠良该从何处入手?
“没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既然咱服务的对象是企业,那就先去摸摸企业的想法,看看落后的原因在哪,从哪突破合适。”蒋忠良一上任,在和分管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科的同志们谈心时说的这番话,让大伙儿对这个从部队转业来的领导平添了几分信任。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蒋忠良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企业。在一次去南乐调研的途中,蒋忠良在部队时落下的痛风病突然发作,双腿疼得只能半跪在汽车的后排座上。陪同调研的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科科长郭向东劝蒋忠良:“身体要紧,先去医院看看吧。”蒋忠良咬紧牙关,稍微扭扭头,缓缓地说:“和企业约好了,人家都盼着咱呢,必须去。我没事,老毛病了,吃片药忍忍就行。”
按理说,白天在外奔波一天,晚上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但在蒋忠良的日程安排表里,留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并没有多少。市科技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艾延坤至今仍记得,就在蒋忠良忙于走访调研的那段时间,办公室由于有材料需要整理,晚上经常加班。有一次晚上11点多,艾延坤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准备回家,看到蒋忠良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推门一瞧,只见蒋忠良正奋笔疾书,桌子上还堆着厚厚一摞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材料。
艾延坤问:“蒋局长,明天你不是还带队调研吗,这么晚还不回家,身体能吃得消吗?”
蒋忠良当时的回答至今仍深深印在艾延坤的脑海里:“时间不等人,咱市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本身就底子薄,我又是刚接手这块工作,不抓紧还不得继续落后。这就像打仗一样,敌人打过来了,当司令的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力配置,这个仗还怎么打?”
一来二去,全市科技工作在全省属于哪个层次,全市有哪些高新技术企业,全市产业化工作的创新点在哪,企业发展高新技术的难点在哪,不仅写在了蒋忠良的笔记本上,更记在了蒋忠良的心头。
他,矢志不渝
“濮阳市炼油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炼油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化工三剂技术开发院士工作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翻开濮阳市佳华化工有限公司的荣誉簿,一个个“金字招牌”令同行啧啧称赞。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数年前,佳华化工还只是一家作坊式的化工企业。
“这多亏了蒋局长给我摆道理、讲政策,让我们抓牢了科技创新这个关乎企业生命的‘牛鼻子’。”佳华化工负责人游建坤如是说。
和大多数家庭作坊企业一样,佳华化工起初对科技创新工作并不重视,总觉得技术研发周期长、见效慢。蒋忠良获悉这个情况后,多次主动上门,不厌其烦地给游建坤讲解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国家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政策。
“说实话,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总觉得蒋局长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才发现蒋局长真是给企业传经送宝来了。”听闻蒋忠良去世的消息后,游建坤半天没有缓过神来,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现如今,在市科技局的支持和培育下,佳华化工不仅建立起多个技术研发中心,还先后承担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2个,并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便利条件,让企业尽快做强做大,一直是蒋忠良秉承的工作理念。凡是去过市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的人,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大楼门口还挂着这样一个牌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倾注着蒋忠良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2008年,市科技局党组决定由蒋忠良负责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当时,由省辖市科技部门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全省还是首例。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李世想说,为了当好这个“排头兵”,蒋忠良带领他们无数次往返于发改、设计等部门,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尤其在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尽管当时的气温已经接近零下10摄氏度,蒋忠良仍然冒着刺骨的寒风,连续18个小时盯在施工一线。
李世想曾劝蒋忠良:“天这么冷,你又有痛风的老毛病,回去吧,有我们在这盯着就行。”蒋忠良的回答却异常干脆有力:“乱弹琴!打仗冲锋的时候,带兵的如果躲到后面去,这仗还能赢吗?”
随着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在此落地生根。2013年初,市科技局党组研究决定,利用2到3年的时间,打造四支国家级科技“航母舰队”的目标,蒋忠良负责其中的“企业号航母舰队”的创建,也就是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为“国字号”。
由于没有经验可循,蒋忠良他们虽然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却没有通过国家审核。当时有人劝蒋忠良,既然当前条件不具备,不如缓一缓再说。蒋忠良闻言后一拍而起,当即表示机遇可不是等来的,耽误了濮阳的科技创新工作,那就是历史的罪人。
重装上阵的蒋忠良,吸取上次创建失败的教训,在自己牵头负责的同时,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充分调动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然而,成功路上多磨难。就在审核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材料的时候,一直患有痛风的蒋忠良突然病情加重,正常的行走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蒋忠良曾对李世想说:“疼得直想把自己的腿给剁了,但现在已是箭在弦上,必须把好最后一道关。”
有付出自然有收获。2014年12月,市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走在了全省前列。
他,一身正气
作为分管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的市科技局副局长,几乎每天都在和企业打交道,但蒋忠良却没有接受过一次企业的吃请,没有给企业安排过一个人。
和蒋忠良熟悉的人都知道,蒋忠良兄妹五人,其中两个弟弟没有正式工作。不少人劝他,你管着这么多企业,随便打个招呼就能把家人安排进去,但蒋忠良自始至终没有向企业开过一次口。对此,蒋忠良总是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曾是一名革命军人,必须讲原则、讲规矩。
没有向企业开过一次口的蒋忠良,在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这方面,却是丝毫不含糊。
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明星”企业,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出一大批科技成果。由于科技创新成果突出,今年下半年,惠成电子打算申请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如果该项目成功获批,惠成电子将获得近千万元的财政支持。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惠成电子高度重视,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多次修改调整,但对其中的答辩环节仍然没有底气,想邀请国内熟悉此项业务的相关专家或同行前来指导。惠成电子把情况反映给蒋忠良后,他二话没说立即特事特办,依靠个人关系帮着惠成电子联系相关专家,并同时向有此项项目申报经验的蔚林化工、迈奇化学发出指导邀请。最终,在正式答辩前的一个月,国内相关专家以及蔚林化工、迈奇化学等企业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为惠成电子举办了一场预答辩。更令惠成电子员工感动的是,为了他们的这场预答辩,蒋忠良特意推迟了儿子的订婚宴。
“现在国家一直在倡导‘亲’‘清’型的政商关系,蒋忠良局长无疑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经常和蒋忠良打交道的惠成电子副总经理陈淑敏说起蒋忠良往事的时候,泪水顺着眼角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是经常和蒋忠良打交道的企业负责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市科技局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
如今,全市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蒸蒸日上,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4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16.2亿元;建成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全市企业先后有19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35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军魂不灭,火焰不熄,他的灵魂仿佛仍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徽标火炬上舞动,我们不会忘记曾经的铺路人―――那位为全市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拼尽了最后一口气的好干部蒋忠良。(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刘广峰 王群才 赵艳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