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整齐的一排排五层居民楼,带人造草皮足球场的小学,教学设施现代化的幼儿园····这是记者近日在范县张庄乡千安社区采访时看到的景象。此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听到看到了不少发生在这个新建农民社区里的“怪”事,更让人惊讶不已。
刚到村里,记者就遇到了一件“怪”事:千安社区村民见到第一书记都格外热情,抢着把第一书记往家里“拽”,又是要请喝茶,又是要请吃饭。村民为啥对这些外来人这么热情?一名石姓村民说出了缘由:这些外来的第一书记到村里后,吃住都在村里,实心实意为村民们做好事,争取优惠政策,帮助大家致富,村民们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人家这样带咱脱贫致富,咱能不和他们亲吗?”这名村民说。
和村民聊天中,记者又发现了“怪”事。自从附近几个村里的人搬迁到千安社区之后,社区里的小伙成了“抢手货”,别的村的姑娘争先嫁过来。过去村子在黄河滩区里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娶媳妇儿都是个难事。然而,在村民搬到新社区后,看着宽敞整齐的楼房、现代舒适的设施和未来脱贫致富的好前景后,不少村的人羡慕了起来。现在,如果谁家姑娘相亲相的小伙住在千安社区,都是少要彩礼,抢着嫁过来。
与双庙朱村党支部书记朱章起交谈中,他说起了另外一件“怪”事。张庄乡王英村村民王玉河,祖辈都生活在黄河滩里的村里,但是今年秋天开始,他和村里的其他村民都坐不住了,争着抢着去找村干部,不是要求别的事,而是要求自己先拆迁。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双庙朱村。
为什么在一些地方最头痛的拆迁问题,在这里反而成了村民争相排队的“香饽饽”呢?朱章起说:“因为新社区环境好,乡政府又把社区的信息都公平公正地公示了出来,这些看得见的实惠摆在谁眼前,谁不愿意搬啊?”随后,朱章起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平均每人补贴30平方米为标准,一个四口之家,基本不用多交钱,就能住进120多平方米的楼房。新社区的位置离开乡里以及木材加工园区更近了,试点村全部搬迁后又可新增耕地160亩,不仅利于搬迁群众从事农业耕作,而且方便村民就近到木材加工企业务工就业,彻底改变了滩区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现在,在不少外人眼里的“怪”事,在千安社区里都已成了常事。随着该社区小学、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管理中心、商业门店、集贸市场、农具存放处、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的相继建成,搬迁至这里的6个村1000多户村民将开启更好的生活。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