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的核心就是“把赶超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向全省经济强市迈进”。要实现建设富裕濮阳这一目标,必须统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生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综合竞争优势。何雄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如果把经济转型发展比作一座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大厦,那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信息等基础设施无疑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展望“十三五”,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新举措,令人欢欣鼓舞。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我市正在加紧统筹铁路、公路、通用航空建设,构建布局合理、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努力打造以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主导,农村公路、通用机场等为辅助的“立体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区位优势转变为交通优势,将濮阳建设成为豫鲁冀三省交会处的交通枢纽城市,深度融入京津冀,贯通商合杭,对接长三角。
铁路方面:郑济高铁濮阳段已经开工建设,将于2020年前建成通车,京九客运专线过境濮阳设站,也正在积极争取中;濮阳至潢川铁路将适时建设;濮阳至开封城际铁路、濮阳至鹤壁城际铁路、邯郸经濮阳至菏泽铁路等项目也在规划研究中。如果未来几年这些项目全部得以落实实施,我市将形成“升”字型铁路网络。
高速公路方面:范台梁高速公路项目已于9月27日动工兴建,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完成我市与山东高速路网连接;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濮阳段(东环高速),是我市谋划、发起和推进的又一条南北通道大动脉,该项目工程可性研究报告已基本完成。9月8日我市已与山东菏泽市交通局、公路局进行了沟通,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如进展顺利,明年底可开工建设。濮阳至卫辉高速濮阳段(南环高速)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推进之中,预计10月底可完成;待河南省政府正式下达高速公路线路调整意见后,我市即全面启动前期工作,如进展顺利,明年底可开工建设。这几条高速公路建成后,我市将实现“三纵三横”高速公路框架。
干线公路方面:根据河南省国省干线公路路网规划,结合濮阳实际,我市规划拟改造改建G341胶南至海晏线濮阳境段、S101线濮阳王助至范县杨集段、S215南濮线南乐寺庄至清丰县城段等10余条国省干线,总建设里程35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6公里、二级公路252公里,总投资约41.36亿元。到“十三五”末,我市境内将拥有国道4条、省道12条,形成“九横九纵”干线公路网络,干线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821公里,其中314公里为一级公路。
除此之外,由广东华盟通用航空机场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占地1400亩、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的濮阳市通用航空机场,目前已完成项目对接和选址工作,待民航局等方面的审批办理工作完成之后,即可动工兴建。总投资约16亿元的G240范县杨集黄河桥、总投资约20亿元的S304濮阳县白??黄河桥两个黄河大桥建设项目已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工作。这对于补齐濮阳对外交通短板,打通跨河出海通道中梗塞,建设濮阳“无水港”,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公铁海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建成省际交会区域交通枢纽,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建设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优化能源结构、突出绿色发展,不断扩大新能源利用规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形成“多能”并举、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科学发展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一直是我市的努力方向。
未来几年,一是依托中原油田,巩固石化能源支撑。突出抓好文23战略储气库、日濮洛原油管道、新粤浙输气管道豫鲁支线、鄂安沧输气管道濮阳支干线、国家煤炭储配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步完善支线管网和储配设施,打造国家级综合能源保障基地和天然气输配中心。发展“油头化尾”原油深加工,实施终端用能清洁替代,拓展民用、交通、工业等用气领域,有序推进LN G生产加工、调峰设施和加气网络建设。
二是夯实电力发展基础。充分利用晋豫鲁铁路“路煤”资源优势,加快支撑电源建设,建成濮阳豫能2×60万千瓦机组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台前2×100万千瓦机组项目。以背压机组、燃气发电、生物质热电为主发展热电联产。建设智能、坚强电网体系,促进电网与电源以及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完成500千伏仓颉变电站扩建,新增变电容量1000兆伏安;结合豫北特高压站建设,加强濮阳电网与外部500千伏线路联络。优化完善主干电网,加快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智能化提速,实现用户智能电表全覆盖,支持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消纳和储能设施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结合本地新能源资源基础和发展条件,重点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构建集约高效的新能源综合利用体系。重点在金堤河沿岸和黄河故道区域建设风电场项目,实现风电装机规模达80万千瓦,打造平原地区风电基地。在条件适宜地区,加快太阳能集中发电项目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积极引导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30万千瓦。围绕生物化工、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燃油等方面建设先进生物质能示范工程。加快实施“以电代油”“以电代煤”等电能替代工程,构建集约高效的新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到2021年,新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8%左右。
建设和谐的水利支撑体系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更事关民生大计。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将继续在加快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生态水利建设和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能力方面大做文章。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正在强力推进中,2017年可实现全线通水。我市水利部门将把最大引黄流量由过去的25立方米每秒增加到100立方米每秒。每年所引7.4亿立方米黄河水中,我市将利用1.2亿立方米,可有效改善我市沿线县区灌溉条件和地下补源。尤其是谋划启动的配套水利项目,对于有效解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三地的农业及工业用水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26亿元,加强各县区引黄调蓄工程建设,力争实现五县二区全覆盖。同时,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计划投资2亿元,持续对渠村、南小堤等9处大中型引黄灌区进行配套建设,使我市年引黄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让全市80%以上的耕地用上黄河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此外,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完善末级渠系,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积极探索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加快第三濮清南黄河路以南拓宽工程、中原路以北及南环段引黄入冀干渠拓宽工程建设,提高河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水美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建设高效安全信息网络体系
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实施宽带濮阳战略,打造“无线城市”,完善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无疑是我市今后强化信息基础网络支撑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社会、经济、民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云上濮阳”,加快智能工厂、智慧车间、智慧企业建设,提高工业企业智能化、科技化水平。一方面,大力发展宽带通信,逐步建成覆盖城乡、满足数据和多媒体通信需要的宽带接入网络,提供综合化、全方位的网络支撑服务。鼓励电信运营商部署无线网络接入点,打造“无线城市”,在公共场所向公众提供免费无线宽带基本接入服务。完善4G技术在城市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物联网,在重点领域逐步推广应用传感网,推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兴、华为、腾讯、神州数码、深圳华强等国内外知名网络公司开展技术服务和商业对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产业集聚区管理服务公共云平台,力争建成2个以上智慧园区。利用“一库三体系六平台”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和社会保障“一卡通”,推进国土、房管、交通、公安、人口计生、市政、园林、城管、环保、水利、地震、民政、档案等领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促进濮阳实现智慧智能重大转变。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