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牢固,方能行稳致远。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抓好了能够积蓄能量、增添后劲,产生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反之,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你追我赶,处于承前启后、爬坡过坎、蓄势赶超关口的濮阳,更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及时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正是基于对基础设施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市七次党代会立足现实,提出要统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生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综合竞争优势。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的濮阳,需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没有完备的交通作保障不行。为此,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机遇,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晋豫鲁铁路、濮范高速、南林高速、德商高速建成通车,濮阳至郑州客运列车开通,郑濮济高铁濮阳段近日开工……然而,与周边地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相比,与形势发展和实际需求相比,濮阳交通建设发展的道路依旧漫长,还须在内外兼修中攻坚克难,加快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网络性服务功能。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能”。近年来,我市在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濮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文96调峰储气库、榆济输气管线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文23战略储气库、龙丰2×60万千瓦机组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中石化中原天然气公司落户濮阳,互联互通、统筹调度的天然气管网输配系统即将形成。今后,要构建集约高效的新能源综合利用体系,把新能源的普及与环境保护和发展有效统一起来,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常态下,以信息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面对经济爬坡过坎的转型期,要把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作为濮阳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智慧扶贫助推精准脱贫,实施宽带濮阳战略,打造“无线城市”,完善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做实濮阳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为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的目标注入磅礴能量。
新闻热点